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幸一笑》。诗中描绘了秋日兰花的清新香气,以及诗人对兰花的深深怀念与期待。
首句“秋兰递初馥”,以“递”字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兰花初放时的香气逐渐弥漫的过程,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接着,“芳意满冲襟”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被这股香气充满,情感随之飞扬的情境。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诗人联想到自己在空荡的书斋中,仿佛感受到了远方友人(“子”)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情厚谊。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傍晚的微风吹过,引发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清晨的露珠洒落在树林间,又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诗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诗人回忆起兰花的根部,虽然孤独,却依然坚韧不拔,表达了对兰花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期待再次与兰花相遇,重温旧情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钹鼓哓哓化楮衣,人心泉意两凄其。
雨后风前云树色,晨昏几作晦明吹。
朝团碧叶幽光渺,夜结青燐暗影窥。
虫沙何日非人变,猿鹤千年动我思。
布奠倾觞谁氏子,涓涓哭望想天涯。
尚有精魂殊地隔,其殁其存家未知。
始知病死何须哭,死而得祭何足悲。
君看南北纷纷者,人鬼推迁尽易居。
瓶莲数朵开今日,自开自落君子室。
团团始艳发清泉,片片馀菲归缥帙。
窈窗寂静檐霭微,旖旎相依情倍密。
千里何须电铄浮,五湖不用烟周溢。
暑雨朝晴气或分,凉飙暮起光疑失。
潘陆曹王不复生,采莲曲断辜华实。
空有吴娃羞绀房,每愁越丽污缃质。
回绡独叹尔何为,敛意含芳花自匿。
是以离群忽向兹,相对幽居各有思。
惜晨昏兮与时移,伤荣悴兮人岂知。
多骈旁枝,天下始疑。黼黻虫彝,明昧于离。
钟吕竹丝,蔽聪者师。耳目馀资,犹使情移。
矧复名实,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
坚白异同,长此安极。凡彼诸名,嚣嚣众鸣。
适人之适,与物俱惊。凫胫虽短,续之则懑。
鹤胫虽长,断之则伤。使天下惑,矩千规亿。
礼乐步趋,诗书饮食。使天下殉,神尧智舜。
臧谷均亡,蹠夷同殣。其馀纷纷,彼见彼闻。
不离彼文,余曷可群。余愧道德,何敢淫僻。
仁以为声,义以为色。非旷非朱,亦非所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