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远》
《兵远》全文
清 / 张云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绝壑谁堪此旦昏,可怜垂老负儿孙。

兵遥已被烽烟苦,家在宁忘耕凿恩。

惊鸟宿林啼夜雨,荒村留月觅余魂。

天狼未殒时多难,收得郊原老泪痕。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云鹗的《兵远》表达了主人公身处战乱之中,年事已高却还要承受离别之苦和思念家乡的深深忧虑。首句“绝壑谁堪此旦昏”描绘了主人公身处险峻山谷,面对日暮时分的孤独与无奈,显示出环境的艰难和内心的凄凉。次句“可怜垂老负儿孙”则揭示了他为了生计和战争远离家人,无法履行作为长辈的责任,流露出对后代的愧疚之情。

第三句“兵遥已被烽烟苦”进一步强调战争带来的苦难,连远方的边疆都笼罩在烽火之中,生活艰辛。第四句“家在宁忘耕凿恩”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土地深深的眷恋,即使身处异地,也难以忘怀辛勤耕耘的日子。

第五、六句“惊鸟宿林啼夜雨,荒村留月觅余魂”通过描绘夜晚林中惊鸟的啼鸣和荒村月色,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无处不在,连夜晚的自然景象都仿佛在寻找他的魂魄。

最后两句“天狼未殒时多难,收得郊原老泪痕”以“天狼”暗指敌军,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多灾多难的感慨。主人公感叹在敌寇未除之前,自己只能在郊野之地留下老泪,充满了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国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张云鹗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独坐感怀

山中习静类陶潜,况是无官病态兼。

竹屋萧疏多受月,藜羹清滑少加盐。

抱琴远客樽常倒,问字何人烛屡添。

更有馀情消不得,小桥轻策屐苔粘。

(0)

次南山杨先生韵·其二

天恩乞得买归艭,高筑南山启八窗。

北海閒看云片片,春山相对鸟双双。

竹泉引玉敲茶臼,松叶飘香堕酒缸。

见说大家肩李杜,诗魔久矣为君降。

(0)

题中秋宴别卷赠杨文英应贡之京

三秋已半无炎暑,皎月行空净如洗。

主人是夜绮筵开,如在广寒宫阙里。

妙舞清歌乐未央,翻翻桂子飘清香。

银蟾影落金樽酒,露华凉滴紫罗裳。

翛翛轻吹摇庭竹,云母屏间莹如玉。

坐中急管间繁弦,花底绛纱笼凤烛。

主人欲作朝天行,会我宾朋陈别情。

以兹罄饮不辞酌,况值良宵对月明。

明月满地琼瑶色,类子文光初奋迹。

白璧离尘瑞影增,青萍出匣寒芒溢。

酒酣为道行边程,吴山潞水蓟阳城。

虎拜玉阶三策献,赢取青钱万选名。

人生得志无逾此,肯学鹪鹩栖棘枳。

尧舜君民当此时,要使勋名昭太史。

(0)

和竹茶灶诗

天地胚胎骨格幽,渭侯那作晋风流。

银铛煮月当晴夜,石鼎凝云带晚秋。

出处有时高士共,炎凉无间故人稠。

玉瓯金碾相将久,拟待春风到雅州。

(0)

题太平别业

吾道重卷舒,所属皆真乐。

建溪有閒翁,谢事老林壑。

结庐面一丘,幽深更磅礴。

绿水浮前荣,青山连近郭。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

遗后多积书,却老剩栽药。

先春理锄耰,课仆事耕作。

秋来三径黄,风葩间霜萼。

看云还杖藜,枣熟或自剥。

邻叟时经过,忘情共欢谑。

野兴不自持,携琴领孤鹤。

有时发商歌,闻者咸惊愕。

何人知我心,我心无愧怍。

万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

老我鞅掌怀,卜邻敢忘酌。

抚卷忆乡山,千重云漠漠。

(0)

初五日至延平城

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

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

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

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