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竹茶灶诗》
《和竹茶灶诗》全文
明 / 谢士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地胚胎骨格幽,渭侯那作晋风流。

银铛煮月当晴夜,石鼎凝云带晚秋。

出处有时高士共,炎凉无间故人稠。

玉瓯金碾相将久,拟待春风到雅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天地胚胎骨格幽”,以“胚胎”比喻天地初开之景象,隐含着一种原始而神秘的力量,同时“骨格幽”则暗示了这种力量的深邃与内敛。接下来,“渭侯那作晋风流”,巧妙地运用典故,将渭侯与晋代的风流人物相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忆。

“银铛煮月当晴夜,石鼎凝云带晚秋。”这两句更是诗中的精华所在,通过“银铛煮月”与“石鼎凝云”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在晴朗的夜晚,银铛煮沸的水蒸气仿佛能与月光融为一体;而在秋日的傍晚,石鼎中凝聚的云雾似乎能捕捉住季节的变换。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

“出处有时高士共,炎凉无间故人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志士与挚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无论是在炎热还是寒冷的季节,都有知音相伴,共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情感的真挚与纯粹,正是诗人心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最后,“玉瓯金碾相将久,拟待春风到雅州。”以“玉瓯金碾”象征着精致的生活用品,与前文的“银铛”、“石鼎”相呼应,强调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拟待春风到雅州”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人生哲学。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与生活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作者介绍

谢士元
朝代:明

(1425—1494)福建长乐人,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莅事明敏,民有持伪券讼田宅者,士元察其券为今式,而所讼乃二十年事,立知其伪。弘治初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坐事下狱。事白,遂致仕。有《咏古诗集》。
猜你喜欢

新居

槛边四水碧漪连,竹径花栏白昼眠。

莫笑西泉生计拙,煮茶酿酒自年年。

(0)

夜集三塔山房怀玉阳颐山二丈

渺渺云山隔几重,每于胜地忆过逢。

清吟独对尊前月,高坐双携硖上峰。

僧到讲堂时拂麈,客来山寺骤鸣钟。

昔年曾结东林社,回首徒怜去住踪。

(0)

民兵

纶书十道夜行边,亟发千金台上悬。

招来六郡良家子,选就三河侠少年。

大漠落雕花羽箭,平原调马绣罗鞯。

银钩色壮千岩月,玉帐寒高万灶烟。

曲磴崎岖峰矗矗,寒陂呜咽水溅溅。

功名誓取封侯印,离别安知荡妇篇。

拥纛霜清闻铁笛,扬旌雪暗拂金鞭。

犹胜白首悲秋客,篝火寒庐手一编。

(0)

过醴城时奉诏两广求贤作

奉使南来过醴城,春风得得马蹄轻。

鸟飞绿树阴中去,人在白云堆里行。

巫峡有山千嶂出,湘潭无雨百花明。

行行不厌登临倦,欲振荆阳滞璞名。

(0)

郭录判来板桥访余不值及余至则已行矣乃赋诗追送

我来君去如相避,但怪落花流水香。

白日正堪文字饮,青山似笑简书忙。

鸣驺道路春光晚,啼鴂园林雨意长。

自是神交形迹外,剡溪不见又何妨。

(0)

题张仙槎漓江泛棹图

我昔游西粤,曾登独秀峰。

未探阳朔胜,漫想巨灵工。

今日图中见,知君笔底雄。

何当同著屐,踏遍翠玲珑。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