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
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
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这首诗《自得(其二)》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家思想。诗中以“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开篇,点明了世事无常,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虚幻的深刻洞察。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进一步阐述了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应当放下执着,不为外物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倡,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则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追求真正的快乐与真理。这种生活态度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与和谐。
最后,“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通过引用《周易》的精髓,提醒世人要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警醒并引导人们走向正道。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对社会有所贡献,启发更多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意识。
凭雁书迟,化蝶梦速,家遥夜永,翻然已到。
稚子欢呼,细君迎迓,拭去故袍尘帽。
问我假使万里封侯,何如归早。归运且宜斟酌。
富贵功名,造求非道。
靖节田园,子真岩谷,好记古人真乐。
此言良可取,被驴嘶、恍然惊觉。
起来时,欲话无人,赋与黄沙衰草。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逢人不语西东。
腾腾兀兀,来往似尘中。
乞化前街后巷,安居住、古庙闲宫。
傍人问,这般懒汉,却是甚家风。诸公。
休分辩,三清上圣,钟吕为宗。
拜丘刘谭马,斡运神功。
得处玄玄妙用,清虚志、款款朦胧。
真空就,长生话,三教习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