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程三月镇淹留,两月青山一月舟。
绿水桥边芳草径,碧波江上白云楼。
西风雁影寒塘暮,落日蝉声远树秋。
怪底青绫不成寐,酒兵无力破深愁。
计程三月镇淹留,两月青山一月舟。
绿水桥边芳草径,碧波江上白云楼。
西风雁影寒塘暮,落日蝉声远树秋。
怪底青绫不成寐,酒兵无力破深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秋季的路上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联“计程三月镇淹留,两月青山一月舟”,以时间的长短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旅途的留恋与不舍。颔联“绿水桥边芳草径,碧波江上白云楼”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沿途的美丽风光,绿水、芳草、碧波、白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颈联“西风雁影寒塘暮,落日蝉声远树秋”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氛围,西风起,雁南飞,夕阳西下,蝉鸣声中,透露出秋天特有的凉意和寂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深深思考。
尾联“怪底青绫不成寐,酒兵无力破深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因旅途劳顿和对未来的忧虑而难以入眠,即使饮酒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这一句既是对自身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深刻反思,流露出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度挖掘,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