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饮空中露,饥餐石上霞。
夜茶烹玉液,春酒酿松花。
自谓得仙术,不知老岁华。
请看梳栉处,斑白照窗纱。
渴饮空中露,饥餐石上霞。
夜茶烹玉液,春酒酿松花。
自谓得仙术,不知老岁华。
请看梳栉处,斑白照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或修道者的生活情景。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依赖,以及对仙道追求的想象。"渴饮空中露,饥餐石上霞",形象地写出他的饮食简朴,甚至饮用清晨的露水,食用山石上的云霞,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夜茶烹玉液,春酒酿松花"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雅趣,夜晚煮茶如饮玉液,春天酿酒以松花为原料,显得清新而富有诗意。
然而,诗人也透露出一丝自嘲与无奈,"自谓得仙术,不知老岁华",他自以为掌握了仙人的法术,却未曾意识到岁月无情,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最后一句"请看梳栉处,斑白照窗纱"以直接的视觉描绘,揭示了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尽管身处仙境,却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既有对仙道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