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蘅皋路。鸣鴂还催谁去。
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情几许。林表山眉蹙幕。
帘底歌唇衔雨。会心语。只有陈王赋。
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
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春尽蘅皋路。鸣鴂还催谁去。
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情几许。林表山眉蹙幕。
帘底歌唇衔雨。会心语。只有陈王赋。
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
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风卷晴丝、鸣鴂催春、山眉蹙幕等,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鸣鴂还催谁去”,鸣鴂的啼叫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离去,引人深思。接着,“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两句,通过描绘风中飘动的晴丝,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对春天的不舍。
“情几许。林表山眉蹙幕。帘底歌唇衔雨。会心语。只有陈王赋。”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山眉蹙幕,暗示着情感的凝聚与压抑;帘底歌唇衔雨,则是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最后,“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诗人通过波平如镜的水面、静待停留的游龙、难以追赶的轻帆、以及夕阳下的烟柳,以及前日马蹄声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往事不可追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而又略带凄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深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