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其二》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其二》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古风

七年一云雨,常恨辉容隔。

天末又分襟,离忧鬓堪白。

愿回凌潮楫,且著登山屐。

共期罗浮秋,与子醉海色。

(0)
翻译
七年才相会一次,常常遗憾不能常见你的光辉容颜。
在天边再次分离,离别的忧愁足以让双鬓斑白。
我希望能逆着潮水划船归来,暂且穿上登山鞋。
期待在罗浮山的秋天,与你一同沉醉于大海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昼夜的离愁。

"七年一云雨,常恨辉容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久违重逢的一种复杂感情。七年的时光仿佛一场云雨般匆匆过客,而心中的那份怀念却如同隔绝的辉煌容颜,难以触摸。

"天末又分襟,离忧鬓堪白"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分别之际的心情。天边的景色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而个人心中的忧虑如同头上的白发一般,不觉间积累。

"愿回凌潮楫,且著登山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返回自然界去寻找那份宁静与安慰的心愿。"凌潮楫"指的是乘船逆水而上,而"著登山屐"则是穿上登山的鞋子,准备攀爬高山。

"共期罗浮秋,与子醉海色"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一种憧憬。"罗浮秋"指的是罗浮山的秋天,而与友人共同期待在那样的季节里,沉醉于大自然赋予的无尽美景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以及他对于友谊与自然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咸阳谒周陵

成康列昭穆,文武故累累。

狐邱尚父墓,毕陌周公祠。

显承沈谟烈,齐鲁荒周诗。

耕犁偪隧道,率土阿邦时。

傍有汉唐冢,邻人芒未知。

往古讵胜叹,寒风鸣树枝。

(0)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二十一

城西连日雨昏黄,急溜先倾羊马墙。

夜半老兵惊起叫,皂雕如虎扑人忙。

(0)

题苏巴什驿壁

万山尽作僧枯槁,沙尘三月焉耆道。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

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

(0)

抵苏巴什甚热

小驿苏巴什,由来险莫论。

南山围似幛,西域凿为门。

风热蝇仍扰,泉枯草不繁。

劳人自今古,石上认车痕。

(0)

题仙·其一

渡海天风跨鹤还,漫酬老癖与溪山。

纲常一种吾儒分,不放人间有许閒。

(0)

赠周谏议两山·其二

野梅香正结,素洞暖初开。

扫径閒云识,从天旧雨来。

棘篱催过酒,沙鹤引登台。

人意仙灵会,披衣坐紫苔。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