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未足便何如,官职于君不啻馀。
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
终乞分司洛阳去,就泉依竹水南居。
此心未足便何如,官职于君不啻馀。
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
终乞分司洛阳去,就泉依竹水南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至所作,通过这短小的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流露。首先,“此心未足便何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足与困惑,他在官场上的经历并没有带给他满意的成就。这一句直接切入主题,显示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接着,“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披露了诗人的个人履历,他曾在十年前考取进士,并担任过四品官职直至尚书,这些都是非常显赫的地位。然而,从他的语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成就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权力中心的亲近与参与,他曾经年轻时跟随国相,并且负责起草重要的文书。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地位,也暗示着他对权力核心的熟知。
然而,诗人的内心似乎并不享受这样的生活,“终乞分司洛阳去,就泉依竹水南居”表达出他希望脱离这种繁忙与压力的官场生活,向往一种更加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一转折点显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节选流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更深层次精神满足的渴望。通过这些简练的文字,李至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即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自我价值。
信天缘,何为者,非达亦非贤。
终朝开咮不敢仰,待鱼落咮急下咽。
大鱼变化小鱼黠,谁肯效命于尔前。
皇天日月高,无心怜尔曹。
几欲强求索,岂不鉴漫画。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