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门蓬径隐烟霞,草就玄经自一家。
载酒许人时问字,不知谁复似侯芭。
荜门蓬径隐烟霞,草就玄经自一家。
载酒许人时问字,不知谁复似侯芭。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荜门蓬径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诗人以“飞云洞景十二首”之三为题,通过“一区玄草”这一意象,展现了隐士独自研读《周易》的宁静生活。诗中“荜门蓬径隐烟霞”,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幽静,烟霞缭绕,更添几分仙气。“草就玄经自一家”,则点明了隐士专注于《周易》的研究,自成一家之学,不随流俗。最后两句“载酒许人时问字,不知谁复似侯芭”,表达了隐士乐于与访客交流学问,但同时也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心境。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寓形落落大块间,嘘吸一气自往还。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能局促甘囚山。
昔年此日作初度,宾客如云剧欢舞。
今年避影却闭门,捧觞自寿白头母。
故人忆我能远来,虹光满袖生琼瑰。
一杯相属慰岑寂,使我发笑愁颜开。
簸扬且听箕张口,丈夫壮气须冲斗。
夜阑拂剑碧光寒,握手相期出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