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曾伯刚赵景哲》
《寄曾伯刚赵景哲》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

白湖高馆何年别,青浦孤帆几日行。

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

谁怜白发沧江上,閒倚东风听晚莺。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寄曾伯刚赵景哲》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宁静的画面。首句“鸿雁南飞不寄声”,以鸿雁南归不传书信象征友人之间的音讯断绝,寓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次句“暮云春树远含情”,通过暮色中的云彩和远处的春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三句“白湖高馆何年别”,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地点——白湖边的高馆,暗示了久别的岁月。第四句“青浦孤帆几日行”,进一步描绘友人独自乘船离去的情景,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的牵挂。

第五、六句“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转而写到僧侣的生活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曾经的共同生活和欢乐时光。最后一句“谁怜白发沧江上,閒倚东风听晚莺”,以自己在江边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与友人相聚的渴望,以倾听晚莺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送裴二十一

多病长无事,开筵暂送君。

正愁帆带雨,莫望水连云。

客思闲偏极,川程远更分。

不须论早晚,惆怅又离群。

(0)

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不识黔中路,今看遣使臣。

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

地远官无法,山深俗岂淳。

须令荒徼外,亦解惧埋轮。

(0)

酬灵彻公相招

石涧泉声久不闻,独临长路雪纷纷。

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0)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0)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其二

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

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

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

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0)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因而有赠

地脉从来是福乡,广文高致更无双。

青精饭熟云侵灶,白■裘成雪溅窗。

度日竹书千万字,经冬朮煎两三缸。

鲈鱼自是君家味,莫背松江忆汉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