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其二》
《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晨登鹤岭俯平川,暂辍鸣驺看瀑泉。

自有此山无此客,愧非真隐枉真贤。

精庐岂但荣三顾,憩木犹应咏百年。

独愧庵无煨芋老,邺侯虽过莫留连。

(0)
翻译
清晨我登上鹤岭,俯瞰着广袤的平原,暂时停下马车欣赏瀑布泉水。
这里有山,却少有我这样的访客,我深感惭愧,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不配被尊为真正的贤人。
这间简陋的居所,岂止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荣耀,即使是休息片刻,也应如古人吟咏般长久铭记。
我独自遗憾,庵中没有像煨芋老人那样的隐逸高人,虽然邺侯也曾来访,但我不能挽留他久留于此。
注释
鹤岭:指代一座山岭,可能因其形状或景色似鹤而得名。
鸣驺:指驾车的马匹,也代指驾车的人。
愧非真隐:感到惭愧,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隐士。
煨芋老:比喻隐居的高人,以烧煮芋头为生活象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诗句。诗人通过登上鹤岭,俯瞰平川,以及观赏瀑泉的情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晨登鹤岭俯平川,暂辍鸣驺看瀑泉。" 这两句描绘诗人早晨攀登高峰,一览众山小,临近平原之景象,同时也停下脚步欣赏着远处的瀑布和清泉。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自有此山无此客,愧非真隐枉真贤。"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省之情。他感到自己虽然身处这宁静的环境,却无法达到真正的隐逸和高尚的人格,因此感到羞愧。

"精庐岂但荣三顾,憩木犹应咏百年。" 这里提到了“精庐”,即精心修建的居所,而“三顾”则是指刘备三次访问诸葛亮的故事,象征着对贤者的尊重和期待。“憩木”是一种古人常用来比喻长寿的树木。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于居所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像古人那样长久地被人们记住。

"独愧庵无煨芋老,邺侯虽过莫留连。"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自责。他觉得自己虽然有一个小庙(庵)作为隐居之所,但却没有像古代的隐者那样能种植蔬菜(煨芋老),即使是历史上的邺侯(指韩信)路过,也不愿意在此停留交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批评和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不足的自省。

作者介绍

汤中
朝代:宋

饶州安仁人,字季庸,号息庵。汤巾弟。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与兄千并主朱熹之学,时称大小汤。淳祐三年,以太学正召试馆职,除正字,进校书郎,转右正言。官至工部侍郎。
猜你喜欢

续悯乱诗十首·其九

七月寒江尚未波,金台直北对嵯峨。

贪泉润浥廉贞目,徒博风生异勇科。

绿帻三年堪作相,卢弓六传下横戈。

长绳须系中行说,近日张吴较昔多。

(0)

金栗寺四首次伯父韵·其四

仙梵穿云礼六时,山围古寺占幽奇。

上方地静云千顷,半字心空雪满池。

庭草得霜能带忍,巢乌含性喜名慈。

欲寻初祖西归意,葱岭盘天隐月支。

(0)

九日秦山次伯父孝廉公韵二首·其二

小酌山椒对景衔,落英采处石巉巉。

就阴危磴云为幕,题壁幽厓藓自芟。

径寸月沉渊客镜,千龄鹤?羽人衫。

凭高袖得携来句,远寄峰头落雁缄。

(0)

夜坐十首·其六

数闻街鼓动,鸦亦话更深。

茶灶知秋冷,空山是客心。

学书丰柿叶,增月汰桐阴。

此巳堪幽寄,何烦慕竹林。

(0)

与诸子俱问而喻疾以诗见示因詶其韵二首·其二

周妻与何肉,总未碍昙摩。

越俗方能懒,挥杯可当歌。

苇床蝇语细,茶灶竹声多。

幸有求羊径,萧萧护短莪。

(0)

与仲木夜话禾水上

不速逢良友,方舟话夜分。

忧时深对酒,散发细论文。

酷暑逃人境,清言落水云。

桔槔声正渴,未忍醉残曛。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