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御制白莲诗·其一》
《和御制白莲诗·其一》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丈层檐日脚留,香风吹滟曲江秋。

石梁架海三山近,玉井移莲八月稠。

白雪高盘初缕鲙,青天露坐晚临流。

夹城飞观烟云合,端觉身从物外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先,“十丈层檐日脚留,香风吹滟曲江秋”两句,以“十丈层檐”形容江边建筑的雄伟,日光仿佛被留住于此,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接着,“香风吹滟曲江秋”则通过“香风”与“滟”字,生动地描绘了秋季江面波光粼粼、香气四溢的景象,展现出秋天特有的韵味。

接下来,“石梁架海三山近,玉井移莲八月稠”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石梁横跨于海上,连接着远处的三座山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玉井中莲花在八月盛开,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色泽鲜艳,寓意着美好与繁荣。

“白雪高盘初缕鲙,青天露坐晚临流”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腻的自然景观。高山上覆盖着洁白的雪,仿佛初春时节的鱼片,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坐在露台上,面对流水,心境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夹城飞观烟云合,端觉身从物外游”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心境。夹城中的飞阁亭台与周围的烟云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让诗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0)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其十

门外春泥一尺深,窗间云气十分阴。

寒毡溜雨衾如铁,湿灶凝烟火似金。

酒解驱愁时强饮,诗多感旧懒长吟。

贫家不愿千金粟,但得阳乌照晚林。

(0)

山雨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0)

周宗庙歌十二首·其十皇夏

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

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

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

六军命西土,甲子陈东邻。

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

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

流沙既西静,蟠木又东臣。

凯乐闻朱雁,铙歌见白麟。

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

(0)

观水

沧江无尽水,夜夜随潮去。

若复作潮来,沧江止不住。

(0)

登北固楼

振衣直上最高楼,吴楚青苍一望收。

此地山形常北顾,千年江水自东流。

乾坤莽莽鱼龙气,今古愔愔花月愁。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