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频七夕,白帝始三朝。
令节开针缕,佳期望斗杓。
迎凉风乍至,送暑雨初消。
月出楼西角,催吹紫玉箫。
黄姑频七夕,白帝始三朝。
令节开针缕,佳期望斗杓。
迎凉风乍至,送暑雨初消。
月出楼西角,催吹紫玉箫。
此诗描绘了七夕前三个日子在粟园的小聚会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黄姑频七夕”,以黄姑星频繁出现预示着七夕的到来,巧妙地引入了主题。接着,“白帝始三朝”则以白帧行星的出现,点明时间的推移,为聚会的背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令节开针缕,佳期望斗杓”两句,将传统习俗与人物期待巧妙结合,既体现了七夕节的特色,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迎凉风乍至,送暑雨初消”描绘了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凉风的来临预示着暑气的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为聚会增添了温馨与舒适感。
“月出楼西角,催吹紫玉箫”则是对聚会现场的生动描绘。月亮从楼角升起,不仅为夜晚的聚会提供了美丽的背景,也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而“催吹紫玉箫”则通过音乐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欢乐气氛,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前聚会的温馨、自然与浪漫,不仅捕捉了节日的氛围,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与想象,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瓜蔓水生风雨多,吴船发棹唱吴歌。
槎从秋汉下应快,人忆故园归奈何。
世事静思同转毂,物华催老剧飞梭。
茶官到有清闲味,海月团团入酒蠃。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