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呜咽水,肝肠如中刀。
回头语徒侣,脉脉不得语。
双眼迸泪同泉流,风悲鬼啸声啾啾。
遥望秦川烟雾里,悔拚战骨觅封侯。
磨刀呜咽水,肝肠如中刀。
回头语徒侣,脉脉不得语。
双眼迸泪同泉流,风悲鬼啸声啾啾。
遥望秦川烟雾里,悔拚战骨觅封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舟中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战争残酷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首句“磨刀呜咽水”,以水的呜咽之声衬托出士兵在准备战斗前内心的沉重与不安,仿佛连自然界的水流都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接着,“肝肠如中刀”一句,直接表达了士兵内心的剧烈挣扎和痛苦,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实体的疼痛。
“回头语徒侣,脉脉不得语”则展现了士兵与战友间的深厚情感,尽管他们欲言又止,但那份无声的交流中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彼此的深深关切。接下来的“双眼迸泪同泉流,风悲鬼啸声啾啾”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士兵眼中的泪水如同泉水般涌出,与周围凄厉的风声、鬼魂的哀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极度悲伤和绝望的氛围。
最后,“遥望秦川烟雾里,悔拚战骨觅封侯”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他遥望远方,烟雾缭绕的景象不仅象征着战场的模糊与未知,也暗示着他对于过去选择的后悔,以及对于战死沙场、换取虚名的封侯行为的质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体心灵的摧残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反思。
我闻瞿昙四十九年,说法无一法,其如阿难总持成百夹。
鸠摩莲花舌本生,玄奘舍利毫尖发。
白马东来象教崇,青牛西去微言空。
成都玉局授书后,渐与金仙相对雄。
光庭灵素不须病,雅有片言为破诤。
但令世幻一切捐,法宝玄珠炯双映。
归去来,何快哉,两藏恰面湖山开。
我不能一麻一米骨作柴,亦不能啖硫黄钟乳十二钗。
顾家阿瑛竖子尔,亦解僧帽道人鞋。
光明藏中大自在,有骨不借青山埋。
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濛。
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
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
中有灵迹世难穷,洞门水帘捲郁葱。
五色闪映金银宫,秋风花落青桂丛。
闻有高人秘其踪,洗药流出砂泉红。
长年兀坐石床空,万物入手愁化工。
吾闻此山元气钟,异人往往时相从。
苔篇鸟书云雾封,我来启此心忡忡。
洞里韩终倘相逢,倒景同佩苍精龙,万二千年寿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