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官守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官守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这首诗名为《登前守李公亭》,作者鲍粹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李公亭旧名的疑问,为何仍沿用旧称,暗示了时光流逝与人事更迭。诗人自比为匆匆过客,感叹官职任期短暂,而亭台风流之名却流传千古,虚实对比,寓含深意。他攀援藤萝寻找新的路径,隔着流水遥望昔日的城池,感叹世事沧桑,陵谷变迁,告诫读者不必追问历史的具体细节,眼前亭台的景象已足够清晰地展示变迁过程。整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沉淀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赤日一百里,独行过横山。
横山深赭色,照我枯索颜。
索酒苦无店,饮水苦多泥。
偶憩三版亭,如得大屋栖。
老妪手抱儿,置儿汲新水。
为我炊瓦垆,还问我乡里。
自言廿载前,曾为汝家佣。
瞿然问祖母,上及我祖翁。
顾我点首笑,其时汝方童。
汝今当读书,吾儿亦务农。
生小两结发,春花连理开。
花开同枝艳,花落同土埋。
夫婿峨鸃冠,赫赫凌中台。
右拥娇越姝,左抱媚吴娃。
群鸳春水乐,孤雁霜天哀。
汉月亦自皎,昏夜多云霾。
东邻田舍女,裙布荆为钗。
自怜馌饷苦,慕妾情依徊。
安知期白首,不如贫贱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