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èzhǔwéishàngshūzhèn
táng / pín

xiàkǒuběntóuzhòngchéngshàngyóu
chuánzhuǎnjiānghànfēngyuè宿tīngzhōu

zhíxiànqīngmínwàngxiánēnzhǔyōu
shuízhījiùliáoshǔpānjiànlèiréngliú

注释
夏口: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附近。
吴头:吴国的边境。
重城:坚固的城池。
上游:地理位置的上游。
戈船:装备武器的船只,常用于军事。
江汉:长江和汉水的合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汀洲:水边的平地或小岛。
执宪:执行法律,掌管司法。
倾民望:深得民心,受到民众的期待。
衔恩:怀着感恩的心情。
主忧:君主的忧虑。
旧寮属:过去的同事或下属。
攀饯:依依惜别,送别。
翻译
夏口原是吴地的边境,坚固的城池占据着上游的位置。
战船在江汉间穿梭,夜晚的风月映照在水边的沙洲上。
手握法律,深得百姓期待,怀着恩情去解救君王的忧虑。
谁能想到,昔日的同僚下属,此刻依依惜别,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离别之情和职责所托的沉重感怀。开篇“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勾勒出一幅军事要塞的宏伟画面,表明这是一个战略要地。"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则描绘了官员乘坐戈船沿江而行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透露出夜晚停泊时的静谧与孤寂。

接着,“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一句展示了官员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怀,以及对上级领导的敬仰。"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别的地方和同僚产生的情感波动,虽是新任,但旧地旧物仍然牵挂在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官员的忠诚与担当,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人在职责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平衡。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铙歌·其十八

凝寒天地一阳新,几树梅花独得春。

报答升平无可祝,辕门唯有献诗人。

(0)

题徐道冲观泉图

本自无心止与行,出山何似在山清。

知君爱坐源头上,流彻千年是此声。

(0)

送沈太史典试贵州事竣还都

双飞鸾凤翼天居,近典文章出石渠。

夜竹已开多士榜,岭梅遥度使臣车。

惔焚岁月三秋后,历乱云山百战馀。

此去彤庭知有献,天涯唯读治安书。

(0)

励儿北上口占示之二首·其二

文章先世业,用舍百年身。

送尔无他语,思为不朽人。

旧山丛桂老,去路杏花春。

倘谢经生籍,韦编正好陈。

(0)

寄祝张翁源泰亭二首·其一

鸿名宿昔著关中,凫舄今飞到粤东。

孝友世传张仲在,文章人羡景阳工。

九成乐奏高台月,百里花开昨日风。

题柱盛名何以颂,早将霖雨慰宸衷。

(0)

冬日承屈四会凤山见过别后柬寄

短褐苍凉曝早暄,北风吹叶满平原。

素丝忽望干旄色,白发空惭负郭门。

一顾骅骝增壮气,片时酬酢奉高言。

珠江浈水无多路,雪里邮诗敢惮烦。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