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姿须赖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朱栏共约他年赏,翠幄休嗟数日空。
谁就东吴为品第,清晨子细阅芳丛。
奇姿须赖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朱栏共约他年赏,翠幄休嗟数日空。
谁就东吴为品第,清晨子细阅芳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长文所作,名为《次韵公权子通唱酬诗四首(其四)牡丹》。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视,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奇姿须赖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这两句描绘了牡丹之美,不仅在于其外表,更在于内在的韵味,不局限于一般的美丽。
"应是春皇偏与色,卻教仙女愧乘风。" 这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赋予牡丹特别的宠爱,以至于连仙女也感到自愧不如。
"朱栏共约他年赏,翠幄休嗟数日空。" 作者回忆过去与朋友共同欣赏牡丹的情景,而现在却只能空对着曾经的欢乐时光感慨。
最后两句"谁就东吴为品第,清晨子细阅芳丛。"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他一样细心品鉴这些美丽的花朵,从中寻找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曲池小槛生凉气。最怯客中情味。
徙倚水精帘,遥夜何曾睡。
北斗近京华,极望劳终岁。几时更、陌头连辔。
叹淹滞、未成归计。
万缕垂杨,千重芳草,远梦历历分襟地。
暗想擘笺时,定有沾衣泪。
一径秋阴,扶起瘦红,幽绪如叶。
惺忪绮怨罗愁,问讯晚霜心怯。
残妆洗未,最怜负尽浓春,撩人犹弄燕支雪。
南雁几时回,又花前伤别。痴绝。
旧香无据,新恨无端,枉教凄切。
不信衰迟,芳佩丁宁重结。
斜阳更远,等闲倚遍荒篱,馀寒拚共西园蝶。
拥髻梦中逢,话年时烟月。
垂虹犹是。好招手词仙,吟向烟水。
豪宕结羊裙,尽缠绵、吴丝怨泪。
江春留眼,蓦忆到、雪天环佩。拚醉。
问小蛾、此恨知未。
鸱夷漫怀旧隐,感漂蓬、江郎老矣。
卷里啼鹃,诉与同时青兕。候馆秋芜,戍楼寒吹。
梦醒何世。花共悴。多生枉负英气。
小劫龙华,吹散梦痕,恨碧愁红无数。
寒到凤城,十里珠香,剩有暗尘随步。
清角无端,蓦催起、泪铅如雨。情苦。
剩怨蝶重招,瘦魂如缕。
偏是花叶殷勤,念沧海寒蓬,雁边倦旅。
前度画阑,涴尽垂杨,丝丝怎邀春住。
旧笑新颦,漫惹到、镜屏鹦妒。轻去。
便断影、也随风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