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学识愧·其一》
《小学识愧·其一》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字画向来虽小技,儿时欲学亦难详。

点妆但莫如新妇,端正终须自老苍。

(0)
注释
字画:指书法和绘画艺术。
虽:即使。
小技:较小的艺术形式。
儿时:童年时期。
欲学:想要学习。
亦:也。
难详:难以全面掌握。
点妆:绘画中的点染装饰。
但:只。
莫:不要。
如:像。
新妇:新娘。
端正:严谨、规范。
终须:最终会。
自老苍:自然衰老变得苍老。
翻译
书画一直以来虽然被视为小技艺
小时候想学也难以深入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小学识愧(其一)》。诗中,作者以书法和绘画为比喻,表达了对儿童教育的一些见解。他认为虽然书画技艺看似微小,但对于儿童来说,从小学习却并不容易,需要细致的教导。诗人强调,教导孩子时,不应过分追求表面的新颖或华丽("点妆但莫如新妇"),而应注重基础和内在修养,因为真正的美和端正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自然显现出来的("端正终须自老苍")。这体现了诗人对于教育理念的深思,认为品德和内在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元夕应制三首·其二

四海春风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

星桥曲曲通银汉,火树丛丛结彩霞。

佳气煖浮双凤阙,瑞烟晴护六龙车。

繁华不作杨州梦,一曲升平月未斜。

(0)

送徐舜和使高丽十六韵

圣泽沾殊域,贤劳属近臣。

卷书辞翠幄,持节出丹宸。

恩饯来浮蚁,宫袍赐瑞麟。

赤心知报国,素志不谋身。

四牡遵涂急,三韩引领频。

华夷元共主,符命此更新。

驿路千山晓,王正万里春。

鳖桥成幻语,鸭绿是通津。

举国郊迎日,诸曹伴馆辰。

龙须专晏席,鹘舞乐嘉宾。

赋手看前辈,词峰詟远人。

端卿名久著,原父博无伦。

首夏应旋旆,同官每望尘。

神功烦纪录,帝学待敷陈。

(0)

予既以诗赠邦振北潭学士谓其四弟亦欲一诗乃和前韵赠之

昆季文章总大方,风潭佳处有书堂。

眼中帽影愁坡陇,梦里鸿声度野塘。

北海神鹍看速化,南山雾豹且深藏。

归来夏课应忙甚,黄入槐花树几行。

(0)

过仪真吕水部祖邦以诗送别用韵答之

旅泊谁嫌度堰迟,旧交真乐胜新知。

曹经何逊曾游处,诗逼唐人最盛时。

信有瑶琚报桃李,祗将憔悴对姜姬。

无由得遂云龙愿,笥箧当开慰所思。

(0)

为三府安公题所藏史痴翁图二首·其一春景

雨收云淡东风软,叠叠林峦青似染。

翠蔼晴岚扑面来,游人选胜开春宴。

小小亭台载酒过,深深楼观题诗遍。

芳树交加百鸟鸣,清溪掩映千花艳。

谁摹此景笔颇奇,无限风光归匹练。

使君胸次若藏春,爱此寻常舒复卷。

画惟写意不须工,境若会心非在远。

阳和有脚望循行,寒谷吹嘘待邹衍。

(0)

贺方嘉伯发解赴南宫

芳年緤马步兰皋,任侠犹嫌楚客豪。

平地烟霄差恨晚,南山秋色敢争高。

九华殿晓香浮研,五色云晴日照袍。

弧矢从来四方志,驰驱应不赋贤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