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这首诗是《诗经·国风·常棣》中的一部分,语言古朴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开篇“常棣之华,鄂不韡韡”描绘出一种美好而繁盛的景象,这里的“常棣”指的是常青的树木,“华”则是花朵,用以比喻兄弟间深厚的关系。“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赞美。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等语句,强调了兄弟之间不仅在平时要互相扶持,更在困难和悲伤时能够给予最坚实的依靠和寻求帮助。这些情感表达显得十分真挚和深刻。
诗中还有一段“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禦其务。”这里的“良朋”指的是善良的朋友,与兄弟间的争执形成了对比。尽管如此,兄弟之间的争吵还是被视作是可以解决和缓解的,而非持久的隔阂。
在最后几句,“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诗人通过对比兄弟与朋友的关系,表达了即便是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也不及一份能够和解并共度难关的友谊来得真挚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兄弟之情的颂扬,以及与朋友关系的比较,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即在家庭内部,虽然兄弟间的情感深厚,但真正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或许是那些能共度时艰的朋友。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人伦关系的重视,也体现出了诗歌中那份超越血缘之情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