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次中秋过,商量九日来。
诗将秋景淡,菊共老人开。
时节陶潜醉,江山宋玉哀。
平生沧海意,不受白鸥猜。
造次中秋过,商量九日来。
诗将秋景淡,菊共老人开。
时节陶潜醉,江山宋玉哀。
平生沧海意,不受白鸥猜。
这首诗名为《秋坐碧玉楼(其一)》,是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令变迁和人生感慨的细腻描绘。"造次中秋过,商量九日来",写出了诗人匆匆度过中秋节后,又期待重阳节的到来,流露出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流转之感。
"诗将秋景淡,菊共老人开",通过描绘秋日的清淡景色和菊花的盛开,寓言了岁月的宁静与人生的孤寂,暗合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
"时节陶潜醉,江山宋玉哀",借用了陶渊明和宋玉的典故,前者以酒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后者则借山水抒发哀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感叹。
最后两句"平生沧海意,不受白鸥猜",诗人以大海的深沉比喻自己的胸襟,表示自己不被世俗猜度,坚守内心的志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独特感悟。
不耻青袍故,尤宜白发新。
心朝玉皇帝,貌似紫阳人。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能文兼证道,庄叟是前身。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瓜步寒潮送客,杨花暮雨沾衣。
故乡南望何处,春水连天独归。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