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罢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
谁谓僧家多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
油茶种罢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
谁谓僧家多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生活与农耕的和谐共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句“油茶种罢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劳作的场景。油茶和花生的种植,茄子和黄瓜的生长,不仅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也暗示了他们对土地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通过这些日常劳作,僧人们在繁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次句“谁谓僧家多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在常人眼中,僧人生活可能充满了世俗的杂务,但诗人认为,真正的佛法(真诠)并不与日常劳作相冲突,相反,通过躬耕这样的实际行动,僧人能够更深入地体悟佛法的真谛,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句诗揭示了僧人生活与修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僧人生活中的禅意与自然之美,以及对平凡劳作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作者对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粟蕊抟金叶凝碧,独在秋林逞颜色。
岂知东溟史氏居,别有奇标人不识。
嫦娥侍女盈万千,一一姿貌皆无前。
为厌此花忒淡薄,渥丹乞与春争妍。
媒滋燕脂霜染茜,殖根只向广寒殿。
几尘俗韵不可干,清凉唯许金风扇。
何年移到蓬莱乡,钜万索直谁敢偿。
盘纡栏槛久不曜,一日名飞群国香。
豪贵争看期缩地,载酒迟来烦鼓吹。
园丁闻之竞采撷,夜深不使花神睡。
接枝换骨离四明,飘飘爽气排妖氛。
遂令禁篽成真赏,馀馨剩馥常氤氲。
芙蓉寒菊不足数,包羞正似无盐女。
从渠摇落动秋声,独步唯兹遍寰宇。
我尝对此倾葵金,却思四海状元心。
殷勤劝花宜且住,寒士人人折得去。
《走笔次韵胡中方赏丹桂之什》【宋·史浩】粟蕊抟金叶凝碧,独在秋林逞颜色。岂知东溟史氏居,别有奇标人不识。嫦娥侍女盈万千,一一姿貌皆无前。为厌此花忒淡薄,渥丹乞与春争妍。媒滋燕脂霜染茜,殖根只向广寒殿。几尘俗韵不可干,清凉唯许金风扇。何年移到蓬莱乡,钜万索直谁敢偿。盘纡栏槛久不曜,一日名飞群国香。豪贵争看期缩地,载酒迟来烦鼓吹。园丁闻之竞采撷,夜深不使花神睡。接枝换骨离四明,飘飘爽气排妖氛。遂令禁篽成真赏,馀馨剩馥常氤氲。芙蓉寒菊不足数,包羞正似无盐女。从渠摇落动秋声,独步唯兹遍寰宇。我尝对此倾葵金,却思四海状元心。殷勤劝花宜且住,寒士人人折得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jF9jNzX.html
上人眼睛黄,游艺出天悟。
胸中七曜历,掌上九筹数。
通医诏百药,袭气了三住。
馀犹穷众术,辨口剧河注。
谁云不拘教,心实谨律度。
提携木上座,白足勤远步。
丁丁啄郊扉,起我曳尘屦。
高谈翠竹法,时觅碧云句。
语以丘轲书,竦踊知咏慕。
南山古花界,可隐玄豹雾。
挽使小淹留,怀归锡难驻。
长途雪没胫,栗烈正寒冱。
披披拂风袖,笑话岩中趣。
巾瓶到铜山,钟梵岁云暮。
浮云亦何意,南北自来去。
迟尔青春深,过予碧溪路。
何年画工搦毛锥,貌此八马姿权奇。
青丝络头十二蹄,调柔意态行愉怡。
五马放浪无维羁,或龁或望仍回嘶。
一牧牵鞚一牧骑,制度彷佛唐巾衣。
不知此马生何时,昔周穆王远游嬉。
驾跨八骏驱东西,高升昆崙蹑瑶池。
骝騄骥义劳飞驰,日走万里无停騑。
兴元唐家危累棋,百弮仅脱朱泚围。
黄屋进狩怀光追,八马入谷七马疲。
筋挛肉绽行人悲,两者资世皆颠羸。
虚名何有千载垂,空得传记流歌诗。
未如此马闲犹夷,牧坰不受鞭筴威。
不踣险远安无危,泉甘草荐足自肥。
安用号骏称云骓,嗟哉画意谁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