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临汝梦秋江,况是蛩吟月到窗。
不住京华南荡寺,法身归去问枯桩。
故山临汝梦秋江,况是蛩吟月到窗。
不住京华南荡寺,法身归去问枯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诗人身处京城之外的南荡寺中,梦中回到了故乡的山川,耳边传来秋虫的鸣叫和月光洒落窗户的静谧。他不禁想起自己即将离开繁华的京城,回归山林深处的疏山禅院,心中充满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告别。"法身归去问枯桩"一句,寓意着诗人将放下俗世身份,以禅者的纯净之心去探寻生命的真谛,询问那静默无言的枯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越王去后几千载,击豹吞蛇鬼物悔。
疑是东南地不平,秦皇帝来塞沧海。
海既不可塞,山亦不可改,山川灵气属真宰。
一朝六甲排天云,白日风雷下三界。
蛟鱼螺虫不敢语,千岩万壑发光采。
发光采,光陆离,孕四角,吐三眉。
天地失色神鬼失奇,黄金万斛将何为。
昔年曾同天马驰,神明天子知不知,于乎灵物知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