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惟孔融,气维汉历。奚与建安,七子并列。
后有骆丞,扶唐一檄。奚与垂拱,并称四杰。
谁为品目,昧其优劣。文章艺小,倬彼大节。
前惟孔融,气维汉历。奚与建安,七子并列。
后有骆丞,扶唐一檄。奚与垂拱,并称四杰。
谁为品目,昧其优劣。文章艺小,倬彼大节。
此诗《问消摇游(其三)》由明代诗人胡一桂所作,虽未直接提及孔融、建安七子、骆丞、垂拱四杰等历史人物,但其借古喻今,探讨了文学艺术与个人品德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与思考。
“前惟孔融,气维汉历。”开篇即以孔融为例,赞其气度与汉朝历史相维系,引出对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追溯。“奚与建安,七子并列。”接着提及建安七子,强调他们与孔融在文学上的齐名,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群星璀璨。“后有骆丞,扶唐一檄。”转向唐代,以骆丞的事迹表明,即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仍有文人以檄文之力扶持国家,彰显了文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奚与垂拱,并称四杰。”再提垂拱四杰,进一步扩展了讨论范围,显示了对不同历史时期杰出文人的共同认可。“谁为品目,昧其优劣。”提出疑问,探讨如何评判这些文人的高下,流露出对评价标准的深思。“文章艺小,倬彼大节。”最后点明观点,认为文章技艺虽小,但个人的道德品质才是最为重要的,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不仅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采的赞美,更深入探讨了文学艺术与个人品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西镇何穹崇,壮哉信灵造。
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傍见巨掌存,势如石东倒。
颇闻首阳去,开坼此河道。
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云泉纷乱瀑,天磴屹横抱。
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
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
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
微未忝闲从,兼得事蘋藻。
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
阴壑已永閟,云窦绝探讨。
芳月期来过,回策思方浩。
符传有光辉,諠諠出帝畿。
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骖騑。
握手凉风至,当歌秋日微。
高幨去勿缓,人吏待霜威。
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
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壮士心。
曾贺截云翻栅远,仍闻斸冻下营深。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