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滔滔流。
垂杨两岸中兰洲,鸳鸯□玉兼沙鸥。
今朝忆郎处,去岁送郎舟。
水流人去远,立望潇湘头。
愁来把钓连双鲤,恐有征夫边塞字。
剖之空腹无素书,江寒日暮风吹裾。
含啼泪尽横波目,那堪再染湘妃竹。
潇湘水,滔滔流。
垂杨两岸中兰洲,鸳鸯□玉兼沙鸥。
今朝忆郎处,去岁送郎舟。
水流人去远,立望潇湘头。
愁来把钓连双鲤,恐有征夫边塞字。
剖之空腹无素书,江寒日暮风吹裾。
含啼泪尽横波目,那堪再染湘妃竹。
这首《潇湘曲》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描绘了潇湘水的壮阔与深邃,以及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潇湘水,滔滔流”,以“滔滔”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潇湘水的浩荡气势,仿佛能听见流水的轰鸣声。接着,“垂杨两岸中兰洲,鸳鸯□玉兼沙鸥”两句,通过描绘岸边的垂柳、洲上的兰花以及水中的鸳鸯、沙鸥,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今朝忆郎处,去岁送郎舟”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远方行人的思念。诗人回忆起去年为爱人送别的情景,如今却只能在心中怀念,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水流人去远,立望潇湘头”描绘了诗人站在岸边,望着水流的方向,想象着爱人远行的身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接下来,“愁来把钓连双鲤,恐有征夫边塞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钓鱼这一行为,寄托了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同时担忧着行人在边塞的安危,体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剖之空腹无素书,江寒日暮风吹裾”两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即使剖开自己的内心,也找不到任何安慰或答案,只有寒冷的江水和傍晚的风陪伴着自己。而“含啼泪尽横波目,那堪再染湘妃竹”则以湘妃竹为喻,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和哀伤,仿佛泪水已经耗尽,无法再继续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首《潇湘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