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峰秋色外,一上一回高。
践华谁云险,扪参未觉劳。
云扉留野客,雾牖卧方袍。
拄颊非吾事,何须似马曹。
欧峰秋色外,一上一回高。
践华谁云险,扪参未觉劳。
云扉留野客,雾牖卧方袍。
拄颊非吾事,何须似马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漫书》。诗中描绘了欧峰之秋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境中的独特感受。
首句“欧峰秋色外”,以“欧峰”点明地点,“秋色”点明季节,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接着“一上一回高”,通过“一上一回”这一反复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欧峰的多次攀登,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美景的深深迷恋。
“践华谁云险,扪参未觉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欧峰的险峻与美丽。诗人踏着繁花,却并未感到路途的艰难,反而在触摸星辰(“扪参”)时,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心境。
“云扉留野客,雾牖卧方袍。”这两句则转而描写欧峰的静谧与神秘。云门仿佛特意为野客敞开,雾窗则让方丈(僧侣)得以安眠。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也暗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拄颊非吾事,何须似马曹。”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支撑脸颊的行动并非他的追求,没有必要效仿那些追逐官场荣华的人。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李彭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欧峰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
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岁月晚,霜风急。
嗟老子,为行客。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