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秀逋客岩,遗根飞鸟径。
因求饰清閟,遂得辞危夐。
贞同柏有心,立若珠无胫。
枝形短未怪,鬣数差难定。
况密三天风,方遵四时柄。
那兴培塿叹,免荅邻里病。
微霜静可分,片月疏堪映。
奇当虎头笔,韵叶通明性。
会拂阳乌胸,抡才膺帝命。
擢秀逋客岩,遗根飞鸟径。
因求饰清閟,遂得辞危夐。
贞同柏有心,立若珠无胫。
枝形短未怪,鬣数差难定。
况密三天风,方遵四时柄。
那兴培塿叹,免荅邻里病。
微霜静可分,片月疏堪映。
奇当虎头笔,韵叶通明性。
会拂阳乌胸,抡才膺帝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力与坚持不懈的赞颂。
"擢秀逋客岩,遗根飞鸟径。" 这两句描写了松树生长在险峻的岩石上,即便是如此艰难的环境,它依然能够扎根并延伸至飞鸟经过的小路。这里展示了作者对松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因求饰清閟,遂得辞危夐。贞同柏有心,立若珠无胫。" 这几句表达了松树之所以能够安然自若地生长在险恶环境中,是因为它拥有坚定的内在品质,就像不被外界影响的清净境界一样。这里的“贞同柏有心”指的是松树如同品德高尚的人,始终保持自己的本真;“立若珠无胫”则形容松树直立如同珠玉,没有瑕疵。
"枝形短未怪,鬣数差难定。况密三天风,方遵四时柄。" 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特性,即便是枝条短小,也不足为奇;松针的数量和分布不易预测。而“况密三天风”则表明松树能够承受来自三重天空的狂风,且它顺应四季的变化如同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
"那兴培塿叹,免荅邻里病。微霜静可分,片月疏堪映。" 这几句诗人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它带来的益处,如同守护着周围的和平,使得附近的居民免受疾病之苦。同时,“微霜静可分”和“片月疏堪映”则形容了在轻薄的晨露中以及被月光映照时,松树所展现出的宁静与美丽。
"奇当虎头笔,韵叶通明性。会拂阳乌胸,抡才膺帝命。" 最后几句诗人借用了“虎头笔”来形容松树的坚强和独特,以及它的生命力能够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明智。在这里,“会拂阳乌胸”可能是指松树枝叶间的阳光穿透,而“抡才膺帝命”则意味着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命和自然规律的顺应。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陆龟蒙对大自然中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坚守品德和内在自我的哲学思考。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
下山逄故夫,悲风生罗袂。
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
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
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
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
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
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
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
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赊。
画里馀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棹穿花。
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微明逗晚霞。
最是夜归幽绝处,疏林灯火傍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