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

冠似惠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

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

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久居高位的官员,在卸任之际,告别了昔日的奢华生活与官场,回归平凡,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首联“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以“高卧玉堂”与“苜蓿盘”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高官厚禄的生活,后者则代表了简朴平淡的日常,通过这一对比,凸显了主人公从繁华到简朴的转变。

颔联“冠似惠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官员的形象。他头戴的帽子如同古代的惠文冠,但并非用来彰显法吏的身份,而是暗示其超脱于世俗法律之上,追求内心的道德律令;同时,他担任廉访使一职,却不同于传统的儒官,这表明他不仅在道德上坚守廉洁,更在实践中践行儒家仁政的理念,展现出其独特的为官之道。

颈联“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描绘了主人公即将前往新任地的情景。芙蓉江边,旌旗招展,迎接他的到来,而此时正值秋深,鹰隼振翅高飞,象征着他即将展开新的征程,充满活力与希望。

尾联“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则表达了家人对他的关心与期待。即便只是路过家乡,距离不过百里,家中亲人仍关切询问他的平安,这份亲情的温暖与支持,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生活的转变,以及家人对其的深情关怀,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重视家庭情感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九

峤外元仙窟,泷东即帝乡。

为怜韶石好,不觉武溪长。

就日怀龙驭,歌风想凤跄。

如何骚些客,怅望祗潇湘。

(0)

辛未元正六日立春值次儿泰十岁生日作·其一

犬子好生辰,开年气色新。

能先人一日,即得汝三春。

外傅殷勤就,中经次第亲。

九龄分我百,帝与十回辛。

(0)

落花·其一

落花频自落,不肯为春留。

红雨成烟去,香风逐水流。

莺衔嫌破碎,鱼食恨沉浮。

枉使溪翁浣,无情向白头。

(0)

江上早行·其一

南风多海雾,秋气未全苏。

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

黄浮初日大,青出远峰孤。

渔火犹明灭,波喧已浴凫。

(0)

过黄积庵南轩赋赠·其一

一室城南小,幽人已有馀。

花乘三月食,叶待一秋书。

诗句先年老,禅心入夜虚。

我来分啸傲,每至暮钟初。

(0)

哭侍妾梁氏文姞·其七

殷勤汤药事,两抱女君哀。

亦复归蒿里,无缘逐老莱。

三人无百岁,一穴作双台。

左右分黄土,连阴待种梅。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