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衰伪隆,政在群公。廉耻道微,家臣聿崇。
不为屈节,撝默自容。子于是时,凛然清风。
周衰伪隆,政在群公。廉耻道微,家臣聿崇。
不为屈节,撝默自容。子于是时,凛然清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赵构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开篇“周衰伪隆,政在群公”表现了对古周时期礼乐制度和公正政治的怀念。这里,“衰”指的是古代祭祀天地及祖先时所用的布带,也象征着文明与礼仪;“伪隆”则是对盛世的描述,意味着安定繁荣;“政在群公”强调了权力和治理应该由多位贤能之士共同掌握。
接着,“廉耻道微,家臣聿崇”描绘了一种清廉自守、不肯屈服于私欲的高尚品格。这里,“廉耻”指的是清廉和羞耻心;“道微”则意味着这种品德虽然不为世人所重视,但却是美好的;“家臣聿崇”表达了对忠诚于国家、守礼之臣的赞扬。
中间,“不为屈节,撝默自容”说明了诗人对于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不为屈节”强调了不会为了世俗的标准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撝默自容”则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心境。
最后,“子于是时,凛然清风”通过对当下时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环境的审视和期待。这里,“子于是时”指的是在这个时代;“凛然清风”则象征着清新脱俗、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政治理想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当下政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品德和气节的重视。
莘郊投耒兴,六百奠殷祀。
南阳辍耰出,汉业偾还起。
圣贤忧世心,秋月照寒水。
彼哉植杖徒,长往见何庳。
我读逸民传,初讶子陵志。
赤符燄方张,注想资共理。
掉头归深山,缪洗巢父耳。
六经凛刀尺,云乎不斯畏。
反覆史氏词,陵去良有以。
维人验进德,必于师友试。
历试犹夫人,成就安能伟。
挽士亦既来,舍王宁得已。
汉道汝不衡,先生可轻议。
钓台千万篇,未有惬予意。
赋诗题思耕,聊与发斯义。
秋容满苕溪,天籁生菌阁。
幽怀对萧辰,意味更冲泊。
招朋倾一盛,相与慰牢落。
抵掌谈世事,亦可资一噱。
须臾白玉盘,高挂青绡幕。
赏心与景会,喜极悲还作。
渺然望西南,慨想旧猿鹤。
岂无首丘情,归去事耕凿。
奈何朝廷上,聚铁方铸错。
弃置勿复道,洗盏更深酌。
我老倦吟诗,无悰纪行乐。
故人诗筒来,晨檐有鸣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