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掩卷》
《掩卷》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掩卷频秋望,无人共展眉。

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

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

登临一长叹,还失渭川期。

(0)
翻译
常常合上书卷遥望秋天,却无人能与我一同舒展眉头。
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树木上,白色的鸟儿飞落在寒冷的池塘边。
官场琐事让我心生厌倦,虽然仍然怀有诗人的志向。
登高远眺,不禁长声叹息,错过了与渭川的约定。
注释
掩卷:放下书卷。
频:频繁。
秋望:秋天远望。
无人:没有别人。
共展眉:一起舒展眉头,表示共同的欢愉。
残阳:落日余晖。
古树:古老的树木。
白鸟:白色的鸟。
寒池:寒冷的池塘。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场。
心还倦:内心感到厌倦。
风骚:这里指文采和才情。
志未衰:志向并未消减。
登临:登高远望。
一长叹:一声深深的叹息。
渭川:渭水,此处代指期望或约定。
期: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掩卷》,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秋日掩卷沉思的场景。首句“掩卷频秋望”展现了诗人放下书卷后常常远眺秋景,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之感。次句“无人共展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人分享的落寞,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树木上,而寒池边的白鸟归巢,这些画面都寓含着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

“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表达了诗人虽然官场生涯感到疲惫,但内心深处的文人情怀和壮志并未消减。最后一句“登临一长叹,还失渭川期”,诗人登高远望,发出一声叹息,表达了对未能实现政治理想的遗憾,以及对渭川(可能指长安或政治理想之地)的期待未能如愿的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寇准在仕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理想抱负的坚守。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送匡敬敷绣衣事竣还朝

戎政贤劳岁屡更,又持绣斧上神京。

天开魏阙双龙近,云尽长空一鹗横。

官道飞埃过雨净,驿亭残暑逐风清。

九重若问三农事,麰麦微收谷未成。

(0)

送余士英司马之京

天书飞下五云端,八座崇高礼数宽。

霖雨早收天下望,法星曾照塞门寒。

当年维岳生申甫,终古边城倚范韩。

将相勋名真不愧,折冲补衮信非难。

(0)

春寒

浓云朝结暝,倏忽蔽层空。

点点廉纤雨,番番料峭风。

柳眉颦嫩绿,花脸黯轻红。

无限融和趣,都归冷淡中。

(0)

白纻辞

白纻纤纤累成疋,丝丝是妾机中织。

欲制春衫寄远人,亲向姑前弄刀尺。

衣成著意封题去,背立东风垂玉箸。

明年于役倘未归,肯惜为君裁白纻。

(0)

望行人

一自儿夫去,天涯信息稀。

无缘完破镜,空自寄寒衣。

未死魂先断,相思梦欲飞。

化作山头石,终天待尔归。

(0)

燕燕于飞

燕燕何处来,营巢寻旧主。

斜冲碧柳烟,低掠青芜雨。

逐絮绕回塘,衔泥过远浦。

汉灰无复然,莫效当时舞。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