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新息渡淮》,描绘了诗人远离京城尘嚣,在淮河岸边感受到的清新景色和内心的情感。首句"京尘无处可轩眉"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厌倦,而"照面淮滨喜自知"则流露出在淮河边见到美景时的喜悦。接下来两句"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生动描绘了风吹麦浪、雨打杨柳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诗人感慨"故林归计嗟迟暮",感叹岁月不饶人,归乡的愿望因年事渐高而显得迟缓。"久客平生厌别离"进一步表达了他对长期漂泊他乡、厌倦离别的感受。最后,以"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作结,诗人想象自己在夕阳下采蘋,吟唱着柳恽的洞庭湖诗篇,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与细腻。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径,点检松菊无一存。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咫尺西冈归未得。
只待桃花水生半篙碧,便拿短艇归结茅,共寻赤松与黄石。
风烟之表非人间,别有天地宽且闲。
周山卖却不要钱,袁家送酒一破颜。
犹嫌孤斟太落莫,更觅高人共杯杓。
银钩四纸墨尚鲜,妙处难与俗人言。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仙容可望不可亲,飘然飞去青霞上。
白蘋满棹何时归,秋著芦花知不知。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髼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雕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