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来山中花,绀碧三百里。
漪漪歙砚云,含风入秋水。
五芝与八石,往往产其沚。
岂独秘灵文,亦复隐奇士。
不见施家郎,诗词独清泚。
一朝控白鸾,吹笙洗尘滓。
流来山中花,绀碧三百里。
漪漪歙砚云,含风入秋水。
五芝与八石,往往产其沚。
岂独秘灵文,亦复隐奇士。
不见施家郎,诗词独清泚。
一朝控白鸾,吹笙洗尘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美景,以花、云、水、芝石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花的色彩丰富,从绀到碧,绵延三百里,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水面上的涟漪如同歙砚上的云纹,随着微风轻轻波动,映入清澈的秋水中,更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气。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五芝和八石,这些珍贵的植物和石头,常常隐藏在溪流边的小洲上,它们不仅蕴含着自然界的奥秘,也象征着隐居的高人逸士。诗人似乎在暗示,这样的美景与奇人,正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象征。
最后,诗中提到了施家郎,他以诗词独树一帜,清雅脱俗。施家郎的一朝之变,如同白鸾飞翔,吹笙洗涤尘埃,寓意着他精神境界的升华,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
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
涧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
泠风发空响,幽怆多髣髴。
渐出深谷口,始纵秋泉沸。
湘帆转昭旷,途夷画经纬。
遄往凑舟车,趋来孰泾渭。
物象倏以迁,亭午待犹未。
缅忆独居情,将母徇俗畏。
算人间、相思长在,春来春去无据。
折花曾记门外剧,相对最销魂树。芳讯阻。
只小立、移时便掩瑶扃去,重来容与。
尽觅叶求根,总无消息,打桨谩呼渡。
红双颊,想见颦烟啼雨。梦都无可寻处。
三年窥宋缘偏少,孤负东墙邻女。花忆否?
花也渐、燕脂零落伤迟暮。东风暗诉。
道红影斜阳,画图省识,再赋断肠句。
时哉时哉,一瞬不住。源源而来,苒苒而去。
去者不可追,来者讵能驻。
三万六千场,瞥眼如兹度。
欲肆志及时以行乐,志既不可肆,乐亦安能久。
达者遁迹于山水,放者寄情于诗酒。
二者又难适从,茫乎吾谁与同。
尧兢兢,舜业业,孔皇皇。
是吾师也犹不免,吾敢希将惄愁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