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丘壑雾阴阴,树里池台日月深。
竹翠俯连青玉案,荷风轻弄紫琼琴。
并行木杪花交面,散坐亭皋叶满襟。
雅兴林泉君不浅,月高犹共踏江浔。
洞中丘壑雾阴阴,树里池台日月深。
竹翠俯连青玉案,荷风轻弄紫琼琴。
并行木杪花交面,散坐亭皋叶满襟。
雅兴林泉君不浅,月高犹共踏江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画卷。首联“洞中丘壑雾阴阴,树里池台日月深”以雾气弥漫的山洞和隐藏在树木间的池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接着,“竹翠俯连青玉案,荷风轻弄紫琼琴”两句,将视线转向竹林与荷花,以翠绿的竹子与碧绿的池水相映成趣,荷风轻拂,仿佛是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并行木杪花交面,散坐亭皋叶满襟”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无论是高处的花朵还是低处的落叶,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最后,“雅兴林泉君不浅,月高犹共踏江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即使是在月光下漫步江边,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独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野兴乘俄顷,扶行锦竹长。
碎蔬残宿圃,乱叶散寒塘。
地僻柴门静,人稀草径荒。
晓霜今几见,犹有菊花黄。
自喜身无事,因行过寺墙。
闲题僧舍壁,静爇佛家香。
竹户蜘蛛挂,莎阶蟋蟀藏。
唱酬聊取乐,不觉又盈箱。
苦为扪萝行,正坐爱山癖。
振衣云中树,洗耳泉上石。
稍寻优钵林,偶旁瞿昙宅。
溪横走羊肠,山转回龙脊。
两难伴榰筇,二老共飞锡。
望迷落叶秋,坐断蒲团夕。
云归绕窗明,香尽出檐碧。
希声发岩窦,妙观生墙壁。
尘缘苦椎板,胜事成今昔。
离家月垂钩,归路月挂壁。
师今一帆轻,我向百里役。
船子罢持桡,赵州行蓦直。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