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久沉迷,谁能不忍欺。
我来惭此石,拈出问吾师。
簿领久沉迷,谁能不忍欺。
我来惭此石,拈出问吾师。
这首诗名为《惺惺石》,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簿领久沉迷,谁能不忍欺”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在面对不公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接下来,“我来惭此石,拈出问吾师”则展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道德指引的愿望,将一块石头视为反省与思考的对象,向智者(吾师)寻求解答。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寓言式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官场黑暗的批判,以及对自我道德坚守的坚持。
鸬鹚滩头浪花白,百丈拿舟上不得。
中流一断去如飞,骨肉相看俱失色。
舟师借问是何人,开头转舵如有神。
大呼一声上滩去,烟树微茫收近津。
昨日舟中读群史,宋元末路正如此。
得人失人势转殊,天北天南恨未已。
我今全家出颠危,痛定思痛翻成悲。
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