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卢家大小僧,忆渠旅思为消凝。
春禽言语得能好,秋水精神更乞增。
今日垂髫且嬉戏,他年鼓翼看飞腾。
悬知父党无能解,头白丝丝面有棱。
问讯卢家大小僧,忆渠旅思为消凝。
春禽言语得能好,秋水精神更乞增。
今日垂髫且嬉戏,他年鼓翼看飞腾。
悬知父党无能解,头白丝丝面有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的《寄行之(其二)》。诗中以“问讯卢家大小僧”开篇,营造出一种亲切而深沉的氛围,仿佛是在与远方的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诗人通过询问卢家的僧侣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旅途中的思绪和情感的关注。
接下来,“忆渠旅思为消凝”,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同情和理解,用“消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旅途中思绪万千、难以平静的状态。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刻的理解。
“春禽言语得能好,秋水精神更乞增。”这两句诗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人的情感和心境。春日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象征着友人旅途中的美好时光;而秋水则以其深邃和宁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福。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今日垂髫且嬉戏,他年鼓翼看飞腾。”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许。“垂髫”指幼年,“鼓翼”则是展翅高飞之意,形象地预示了友人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人。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成长的期待。
最后,“悬知父党无能解,头白丝丝面有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庭背景和经历的了解,以及对友人个性特征的观察。通过“悬知”一词,诗人似乎在暗示友人可能面临的复杂家庭关系或社会环境,同时也对友人坚韧不拔的性格给予了肯定。这里的“头白丝丝面有棱”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经历岁月洗礼后的成熟与坚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深厚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福。
江上新堂,乍开春宴,幻出琼花玉树。
不借东风,吹它红萼,似怕韶光轻妒。
但得好春回,谩问道、何人分付。
谁疑只欠幽香,冷装偏耐深处。曲曲阑干凝伫。
忆万点寒声,小窗曾赋。
绣幕低坐,钿筝龙笛,唤起湖山烟雾。
不尽苍茫意,乍销向、翠颦红舞。
五马重来,六桥芳草无数。
尘消珠幄。风定晶帘,爱密阴低护。
题红品绿,知几许、粉本当时闲谱。
茶烟摇曳,又梦断、银屏深处。
见亸鬟、半卸湘衣,倦倚碧纱春妩。
铜瓶小影团圞,便一向金围,应念迟暮。
含娇欲语,问怎似、参破绮情芳绪。
离愁忏尽,化冉冉、彩云飞去。
向琉璃、绣佛台前,冷沁玉盘香露。
萧瑟闲庭院。掩文窗、薄寒料峭,暗灯频剪。
从道宵长莲漏永,比似闲愁还短。
化万缕、萦缠如茧。
款约轻魂随梦去,绕天涯、不怕风吹断。
檐铎语,又惊转。一九冷魂霜华满。
算年年、照人如镜,几般愁怨。
惆怅家园心飘渺,多少海思霞念。
恐次日、遂成虚愿。
可惜江南花月好,到春来、空付莺和燕。
归途杳,碧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