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新堂,乍开春宴,幻出琼花玉树。
不借东风,吹它红萼,似怕韶光轻妒。
但得好春回,谩问道、何人分付。
谁疑只欠幽香,冷装偏耐深处。曲曲阑干凝伫。
忆万点寒声,小窗曾赋。
绣幕低坐,钿筝龙笛,唤起湖山烟雾。
不尽苍茫意,乍销向、翠颦红舞。
五马重来,六桥芳草无数。
江上新堂,乍开春宴,幻出琼花玉树。
不借东风,吹它红萼,似怕韶光轻妒。
但得好春回,谩问道、何人分付。
谁疑只欠幽香,冷装偏耐深处。曲曲阑干凝伫。
忆万点寒声,小窗曾赋。
绣幕低坐,钿筝龙笛,唤起湖山烟雾。
不尽苍茫意,乍销向、翠颦红舞。
五马重来,六桥芳草无数。
这首《探春慢》是清代词人苏穆的作品,描绘了江上新堂春宴的场景。词中以“幻出琼花玉树”形容春景之美,仿佛仙界景象,没有借助东风,而是自然地展现出红萼的娇艳,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忧虑。词人感叹春光的美好无需他人吩咐,只需静静享受。
接着,词人回忆起在小窗前聆听万点寒声的往事,以及在绣幕低坐时的音乐氛围,唤起了湖山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迷蒙的意境。他感慨春意虽浓,却在翠颦红舞中悄然消逝,留下无尽的苍茫之感。
最后,词人以“五马重来,六桥芳草无数”结尾,表达了对往昔欢聚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画面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雅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情感与画面感的春日宴游词,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长川波潋滟。
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
驱驱携书剑。
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
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馀遍。
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後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