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闲庭院。掩文窗、薄寒料峭,暗灯频剪。
从道宵长莲漏永,比似闲愁还短。
化万缕、萦缠如茧。
款约轻魂随梦去,绕天涯、不怕风吹断。
檐铎语,又惊转。一九冷魂霜华满。
算年年、照人如镜,几般愁怨。
惆怅家园心飘渺,多少海思霞念。
恐次日、遂成虚愿。
可惜江南花月好,到春来、空付莺和燕。
归途杳,碧云远。
萧瑟闲庭院。掩文窗、薄寒料峭,暗灯频剪。
从道宵长莲漏永,比似闲愁还短。
化万缕、萦缠如茧。
款约轻魂随梦去,绕天涯、不怕风吹断。
檐铎语,又惊转。一九冷魂霜华满。
算年年、照人如镜,几般愁怨。
惆怅家园心飘渺,多少海思霞念。
恐次日、遂成虚愿。
可惜江南花月好,到春来、空付莺和燕。
归途杳,碧云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庭院落寞的画面,寒气侵入,灯光微弱,诗人独自品味着漫长的夜晚。"萧瑟闲庭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莲漏永"与"闲愁短"形成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愁绪之深。"万缕萦缠如茧",比喻愁思纷繁复杂。
接着,诗人将思绪寄托于梦境,即使风吹也无法阻断对远方的思念。檐下的风铃声又将他拉回现实,增添了凄凉的意象。"一九冷魂霜华满",暗示了冬夜的寒冷和内心的孤寂。
词中提到的"家园心飘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而这些思念可能难以实现,只能在想象中消磨时光。"江南花月好"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美好时光徒然流逝,无人共享。
最后,以"归途杳,碧云远"收尾,既表达了对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无奈。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深夜孤独、怀旧思乡之情的词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谓我已死,死亦几希。爱我尚生,生究曷为?
性情未是,面目未非。尚此食息,我转自疑。
致谢故人,哭我有辞。为涕为笑,谁能预期?
桓山之鸟,冻霜满衣。纵有百年,不争一知。
后我而少,先我而老。他年有哭,后先谁保?
是以圣贤,致身贵早。褦襶市廛,岂无寿考?
未生我身,我死已造。安见春荣,能免秋槁。
天地与人,日月最宝。一息之存,中有大道。
我真已矣,此为谁身?倾君恸哭,我亦不闻。
终身之好,了以诔文。天下万事,亦复云云。
破邸一屋,迭相主宾。檐有花绮,地有人陈。
与甚酸忆,不如淡亲。此言可味,君闻弗嗔。
《都门故人多传予病死以诗相挽者作此示之得三章》【清·姚燮】谓我已死,死亦几希。爱我尚生,生究曷为?性情未是,面目未非。尚此食息,我转自疑。致谢故人,哭我有辞。为涕为笑,谁能预期?桓山之鸟,冻霜满衣。纵有百年,不争一知。后我而少,先我而老。他年有哭,后先谁保?是以圣贤,致身贵早。褦襶市廛,岂无寿考?未生我身,我死已造。安见春荣,能免秋槁。天地与人,日月最宝。一息之存,中有大道。我真已矣,此为谁身?倾君恸哭,我亦不闻。终身之好,了以诔文。天下万事,亦复云云。破邸一屋,迭相主宾。檐有花绮,地有人陈。与甚酸忆,不如淡亲。此言可味,君闻弗嗔。
https://shici.929r.com/shici/uCsPtT9rm.html
众妙归一宗,始形佛力大。
食肉从屠门,有腹谁忍饿?
平等诸法相,百舌辨难破。
色界虽华鬘,空空与之化。
撒掌投祗林,随宜憩台榭。
选胜同辨材,形义确无借。
为石必赴高,是泉尽趋下。
容有穿凿存,固堪矫揉谢。
病僧不顾人,竹阴裹云卧。
彼且息彼筇,吾自啖吾蔗。
穷脉閟雕景,淤水浮破蠡。
搜魂海根雾,蹑梦天脊蜺。
钩连万龙骨,似栈不作梯。
一削开剑门,到春草无萋。
但存古时雪,冻极成绿㙠。
半帚苍坳云,揉碎鸱声凄。
殚掌幸及高,瘁趾复从低。
将舒卷逾劲,方昼暝已迷。
大造弃元惨,神灵亦愁栖。
敢因琼关通,留此一线蹊。
熟樵猱并轻,荒氓鬼同黧。
冥境鲜玮观,问客来为奚?
孤心恐沈逝,不敢动疑懠。
且缘箐峪东,往蹴萝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