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湖老人七十馀,一身如蠹隐图书。
朝廷不起常夷甫,乡党已知徐仲车。
海燕定巢来屋里,林乌得食上阶除。
雨晴有兴即相过,一叶小舟通竹渠。
幽湖老人七十馀,一身如蠹隐图书。
朝廷不起常夷甫,乡党已知徐仲车。
海燕定巢来屋里,林乌得食上阶除。
雨晴有兴即相过,一叶小舟通竹渠。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独居于书海之中,犹如蛀虫般沉浸于书籍的世界,不问世事。朝廷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位贤能之士,如同不识常夷甫一般。在乡邻间,他被比作徐仲车,一个深谙农事、勤俭持家的典范。海燕与林乌在屋檐下筑巢觅食,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在此显现。雨后天晴,老人兴致勃勃,乘着一叶扁舟,穿梭于竹渠之间,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老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忽视贤能之士的批判,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廓。
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径度危笮。
邑改井已泥,空馀汉城郭。
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
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閤。
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
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
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
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
乘兴山水间,此君共献酢。
琅玕无俗韵,仁智有真乐。
取友信可人,自待宜不薄。
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
明月来徘徊,清风自萧索。
因留风与月,相对成清酌。
蟾光照金尊,馀辉射杯酒。
轻飔入朱弦,彷佛奏箫勺。
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约。
醉号五贤堂,醒来资一噱。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令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云》【宋·顿起】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廓。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细云散岩色,细径度危笮。邑改井已泥,空馀汉城郭。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閤。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乘兴山水间,此君共献酢。琅玕无俗韵,仁智有真乐。取友信可人,自待宜不薄。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明月来徘徊,清风自萧索。因留风与月,相对成清酌。蟾光照金尊,馀辉射杯酒。轻飔入朱弦,彷佛奏箫勺。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约。醉号五贤堂,醒来资一噱。
https://shici.929r.com/shici/wwBarzQD.html
世间何处觅西湖,风月无边酒一壶。
尽道此中如画景,不知此景画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