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平原兴未阑,一尊仍傍药栏看。
心怜三月春光暮,剑倚中天夜色寒。
有客鹖冠时隐几,何人牛耳早登坛。
羽家旧事风流在,肯惜花前倒载还。
十日平原兴未阑,一尊仍傍药栏看。
心怜三月春光暮,剑倚中天夜色寒。
有客鹖冠时隐几,何人牛耳早登坛。
羽家旧事风流在,肯惜花前倒载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朴在樠山山房与友人李君实一同观赏红芍药的情景。首联“十日平原兴未阑,一尊仍傍药栏看”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连续十日欣赏平原风光,酒杯不离手,依然靠近芍药花栏细细品味。颔联“心怜三月春光暮,剑倚中天夜色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夜晚寒意中的孤寂感。颈联“有客鹖冠时隐几,何人牛耳早登坛”描绘了山房内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景,一位头戴鹖冠的客人时而伏案沉思,另一位或许已崭露头角,早早登上学术或政坛的高峰。尾联“羽家旧事风流在,肯惜花前倒载还”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在花前饮酒至醉也不愿离去,体现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末夏初时节的闲适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濲水偶逢,西湖久客,今日君来。
喜锡杖能携,破除烦恼,荷衣初制,摆脱尘埃。
八角池边,白鸥园上,一曲春词对客裁。
念林翁,似山阴野客,兴尽船回。城南有个茅斋。
爱竹里、柴门临水开。
更细路穿松,最宜踏雪,小桥跨涧,偏称观梅。
王氏堂槐,宝家庭桂,一任天公为我裁。
且约君,向武夷九曲,长笑徘徊。
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
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
黯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城北。
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
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
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凄恻。
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
记柳岸霜疏,夜乌啼急。
秋卢耐晓,正淹梭泪尽,血飘残织。
望断南云,墓草林楸,空剩荒寂。
待更牵衣,索乳何从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