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烧香寺于道傍折桂而归遂赋》
《游烧香寺于道傍折桂而归遂赋》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欲捐世间忧,径寻林下寺。

古松工听法,幽鸟静通慧。

钟传靖国声,苔识先朝事。

山僮侦茶候,道人玩香穟。

回看争夺区,始了西来意。

无生安得灭,有患非所致。

金仙一何高,淡然无可累。

茫茫圹大劫,幽草供深翠。

出门见东村,孤吹随风驶。

前林众木奇,醲薰隐幽桂。

飘扬满虚空,狂逐浩无际。

冥参超欲仙,持玩倏已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历烧香寺的体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之美。首句“欲捐世间忧,径寻林下寺”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直接步入宁静的寺庙之中。接着,“古松工听法,幽鸟静通慧”描绘了古松倾听佛法,幽鸟传递智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钟传靖国声,苔识先朝事”通过钟声和苔藓,诗人将历史的痕迹融入自然之中,赋予景物以时间的深度。随后,“山僮侦茶候,道人玩香穟”则展示了僧侣们的生活细节,山童等待采摘茶叶,道人品味香料,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仪式感。

“回看争夺区,始了西来意”诗人从自然的宁静回归世俗,反思人生的意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接下来,“无生安得灭,有患非所致”表达了对生死和苦难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解脱在于内心的平静而非外在的消灭。

“金仙一何高,淡然无可累”赞美了佛祖的崇高与淡泊,暗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茫茫圹大劫,幽草供深翠”描绘了广阔的时间长河与深邃的绿色草地,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出门见东村,孤吹随风驶”诗人走出寺庙,看到远处的村庄和随风飘动的孤独乐声,仿佛是对外界生活的重新审视。而“前林众木奇,醲薰隐幽桂”则通过描述奇异的树木和隐藏的桂花香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整首诗以游历寺庙的经历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观和宗教元素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燕走马太傅大排致语口号

星车还自九天来,应是明时重选才。

泽与尧言下宣室,人随汉史上春台。

恩光晓日千家动,和气晴云万里开。

高会莫辞同尽醉,风流北海富樽罍。

(0)

题耕园铺

下马看诗句,回头见佛桑。

可怜空姓字,留与木根长。

(0)

次韵彦平叔见赠

千年东序愧囊锥,浪学何生且一归。

远道几烦黄耳走,故山今谢白云飞。

燕游未许安仁里,梦想频惊在礼闱。

争似钓台饱风月,一溪桃李自霏霏。

(0)

家学书怀·其二

穷经投老变书淫,两鬓尘埃老欲侵。

满院好风炎日晚,一庭疏雨夜堂深。

十年尘坌无高步,万里云霄有素心。

谁谓腐儒何所用,试将肝胆报知音。

(0)

送澄禅者入蒋山

妙明廓彻圆当念,念未圆明颠倒转。

譬如醉眼旋屋庐,屋庐岿然醉目眩。

要令鹘崙常现前,一切时中莫污染。

昔日蒋山解颠草,一字不可饶两点。

(0)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四

散衣行处雨初凉,庭院谁家柳暗墙。

倚杖南轩看修竹,快人解箨玉苍苍。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