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郡庠习射诸友还南昌》
《赠郡庠习射诸友还南昌》全文
明 / 谢士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礼书厄煨烬,掇拾无全篇。

皇明启文运,礼乐俱昭宣。

顾兹礼射文,绍述千载传。

方其未射时,烹狗献宾筵。

抗侯戒将射,弓矢钧且坚。

主人德自将,宾耦序其贤。

贤则射多中,不侮犹宜先。

堂陛别高卑,威仪见周旋。

内志既云正,外体宁或偏。

挟持须审固,破的皆应弦。

算以纪其胜,朴以绳其愆。

论艺罚斯寓,卒射乐亦悬。

繁文与末节,一一由自然。

岂惟定民志,伊欲全吾天。

祸乱何由作,家国绵万年。

大哉礼之射,吾子宜勉旃。

(0)
鉴赏

此诗《赠郡庠习射诸友还南昌》是明代诗人谢士元所作,通过描绘一场习射活动,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严与深意。

诗中首先提到“礼书厄煨烬”,暗示了古代礼仪书籍在战火中受损,而“掇拾无全篇”则表达了对完整礼仪知识遗失的遗憾。接着,“皇明启文运,礼乐俱昭宣”赞颂了明王朝开启的文化繁荣,礼乐并重,彰显了国家的文明与和谐。

“顾兹礼射文,绍述千载传”表明了对传统礼仪的继承与发扬,强调了礼仪文化的传承价值。“方其未射时,烹狗献宾筵”描述了习射前的准备仪式,体现了对宾客的尊重与款待。“抗侯戒将射,弓矢钧且坚”描绘了习射前的庄重气氛,弓箭的准备充分显示了对技艺的重视。

“主人德自将,宾耦序其贤”表现了主人的道德风范和对宾客的礼遇。“贤则射多中,不侮犹宜先”强调了射箭技艺与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堂陛别高卑,威仪见周旋”展示了习射过程中的等级秩序与礼仪规范。“内志既云正,外体宁或偏”表达了内心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挟持须审固,破的皆应弦”强调了动作的准确与力量的控制。“算以纪其胜,朴以绳其愆”体现了对胜利与错误的公正评判。“论艺罚斯寓,卒射乐亦悬”展示了对技艺评价与奖惩的合理安排。“繁文与末节,一一由自然”赞扬了礼仪的严谨与自然融合。“岂惟定民志,伊欲全吾天”表达了礼仪对于社会秩序与个人道德的双重作用。“祸乱何由作,家国绵万年”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大哉礼之射,吾子宜勉旃”是对参与者的勉励,希望他们能继续传承与发扬礼仪文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习射活动的庄严与深意,同时也传达了对礼仪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谢士元
朝代:明

(1425—1494)福建长乐人,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莅事明敏,民有持伪券讼田宅者,士元察其券为今式,而所讼乃二十年事,立知其伪。弘治初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坐事下狱。事白,遂致仕。有《咏古诗集》。
猜你喜欢

更漏子

芳草斜曛。映画桥□□,翠阁临津。

数阕清歌,两行红粉,厌厌别酒初醺。

芳意赠我殷勤。罗巾双黛痕。

便兰舟独上,洞府人闲,素手轻分。十里绮陌香尘。

望紫云车远,已掩青门。

迤逦黄昏,景阳钟动,临风隐隐犹闻。

明朝水馆渔村。凭谁招断魂。

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应待归云。

(0)

失调名·其二

风头梦、吹无迹。

(0)

题汉阳寓舍老桑

曾无沃若饱吴蚕,腹蠹聊供啄木馋。

底事殷勤谚元绪,不应有意附炎炎。

(0)

江夏寓兴二首·其二

陂湖蹙坊市,江汉复纵横。

沮洳莎城阽,晴旸竹瓦鸣。

新文添鵩赋,异味识鼋羹。

岂复悲流落,官粮寓此生。

(0)

晚泊小孤山作

江势东南陡折回,两山屹立地维开。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扪虱王孙初睥睨,饱鱼乌鬼但毰毸。

物情岂识忘形乐,啸倚樯干独快哉。

(0)

留别寇定

不见步兵今一秋,年来复与仲容游。

苍颜白发惭衰暮,纵饮狂歌作辈流。

顾我宦情真漫浪,为君行计几淹留。

能寻三月皇州约,拍手同登卖酒楼。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