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繁台送张内史侍母还蜀同毛袁监察三首·其一》
《繁台送张内史侍母还蜀同毛袁监察三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幸值高秋霁,何愁蜀道难。

顾瞻知国念,跋涉为亲欢。

露菊沿江熟,风林过栈寒。

故园如有梦,应在五云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繁台送张内史侍母还蜀同毛袁监察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内史陪同母亲回蜀的深深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幸值高秋霁",描绘了秋季雨后初晴的景象,为友人的行程增添了吉祥之意,暗示旅途将顺利无阻。

"何愁蜀道难"进一步强调了即使蜀道艰险,此刻也因天气好转而不再成为难题。

"顾瞻知国念",表达了诗人对张内史的关心,他知道此次蜀行不仅是为家庭团聚,也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跋涉为亲欢",直接点出友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亲人快乐,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露菊沿江熟,风林过栈寒",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蜀地特有的风貌,同时也寓含了旅途的艰辛与季节的变换。

最后两句"故园如有梦,应在五云端",以梦境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想象友人在云端之上,仿佛家乡就在眼前,表达了对团圆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融入了对故乡的眷恋,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台阳八景诗

石立金鸡唱晓声,曙光红泛早潮平。

暖蒸春髓浮元气,小结仙壶幻赤城。

捧日天真瞻咫尺,应时海亦象文明。

晴霞五色涛千丈,稳载长更十二程。

(0)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二

悬崖荒草拂舆行,一线危途接树平。

心胆已虚情趣好,山头禽语下溪声。

(0)

庚戌秋暮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峙里澳诗以志险

利涉惟忠信,姱修无一能。

望洋情绪怯,飞渡眼花腾。

宦海原如此,惊涛见未曾。

嗒然何所恃,方寸实堪凭。

(0)

台湾八景

海上看朝日,山间尚晓钟。

天开无际色,人在最高峰。

紫阁催妆镜,咸池骇浴龙。

风流灵运句,灼灼照芙蓉。

(0)

农家

群鹭纷飞水满田,农家叱犊夕阳边。

但教粳秫常丰岁,不为儿孙造孽钱。

绿竹雨馀初迸笋,垂杨风定尚吹绵。

此中合有渊明在,短褐箪瓢自晏然。

(0)

澎湖二首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

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瞻天咫尺,称名合在水中央。

古今多少沧桑劫,留得残云照夕阳。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