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荒草拂舆行,一线危途接树平。
心胆已虚情趣好,山头禽语下溪声。
悬崖荒草拂舆行,一线危途接树平。
心胆已虚情趣好,山头禽语下溪声。
此诗描绘了一段险峻山路的行进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细腻感受。
首句“悬崖荒草拂舆行”,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路的险峻与荒凉,悬崖峭壁,荒草丛生,马车缓缓前行,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孤寂的氛围。
次句“一线危途接树平”,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狭窄与危险,仿佛一线天,与周围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道路的险峻与挑战性。
第三句“心胆已虚情趣好”,诗人的心境在此转折,尽管面对的是险途,但内心却因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感到愉悦,即使胆战心惊,也难掩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山头禽语下溪声”,将视角转向山间,通过山头鸟鸣与溪水潺潺的声音,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元素,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完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路行进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面对艰难险阻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过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