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藜佳气焥樵蒸,奠璧圜丘祖业承。
日在骏狼钦敬授,阳回堪黍著明徵。
于昭陟降依左右,敢曰馨香荐豆豋。
宁远尚惟希景祐,持盈更益励兢兢。
配藜佳气焥樵蒸,奠璧圜丘祖业承。
日在骏狼钦敬授,阳回堪黍著明徵。
于昭陟降依左右,敢曰馨香荐豆豋。
宁远尚惟希景祐,持盈更益励兢兢。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在圜丘举行祭祀仪式的庄严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典的隆重与神圣。首句“配藜佳气焥樵蒸”,描绘了祭典开始时,空气中弥漫着藜草燃烧的香气,仿佛预示着仪式的神圣与庄重。接着,“奠璧圜丘祖业承”一句,点明了仪式地点——圜丘,以及对祖先事业的继承和尊崇。
“日在骏狼钦敬授,阳回堪黍著明徵”两句,运用自然现象来象征仪式的意义。日出象征着新的开始,骏狼则可能寓指忠诚与敬畏之心;阳气回归,意味着希望与生机的回归,堪黍则代表了丰收与满足,这些都成为仪式中明确的象征。
“于昭陟降依左右,敢曰馨香荐豆豋”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恭敬与虔诚,以及通过献上馨香与祭品,祈求福祉的愿望。最后,“宁远尚惟希景祐,持盈更益励兢兢”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谨慎,即使在成功与繁荣之时,也应保持谦逊与警惕,以期得到更多的福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还蕴含了对自然、祖先、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与谨慎的态度,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相从恨不多,送我三十里。
车湖风雨交,松竹相披靡。
系舟枯木根,会面两王子。
嘉眉虽异郡,鸡犬固犹尔。
相逢勿空过,一醉不须起。
风涛未可涉,隔竹见奔驶。
渡江买羔豚,收网得鲂鲤。
朝畦甘瓠熟,冬盎香醪美。
乌菱不论价,白藕如泥耳。
谁言百口活,仰给一湖水。
夺官正无赖,生事应且尔。
卜居请连屋,扣户容屣履。
人生定何为,食足真已矣。
愆尤未见雪,世俗多相鄙。
买田信良计,蔬食期没齿。
手持一竿竹,分子长湖尾。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垄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宋·苏辙】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宣王没后坟垄平,秦野苍茫不知处。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tx8iw.html
春初种菊助槃蔬,秋晚开花插酒壶。
微物不多分地力,终年乃尔任人须。
天随匕箸几时辍,彭泽樽罍未遽无。
更拟食根花落后,一依本草太伤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