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垄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0)
翻译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垄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注释
岐山:地名。
阳:山的南面。
鼓:古代打击乐器。
悬无虡:没有悬挂。
无用:看似无用。
直:价值。
有用:实际有用。
万物祖:万物的根源。
周宣:周宣王。
侮:侮辱。
没后:死后。
坟垄:墓地。
秦野:秦国大地。
苍茫:荒凉。
文武遗民:周朝的遗民。
囚虏:被俘虏的人。
鼎钟:古代贵重器物。
戈戟:兵器。
厉宣:指厉王和宣王。
窜四方:流散各地。
绸缪:缠绕。
牖户:门窗。
彻桑土:拆毁房屋。
思宣:怀念宣王。
幸鼓:幸存的鼓。
愈:更好。
有用世所好:世人所崇尚的有用之物。
天地能生不能主:天地能创造生命但不能主宰命运。
项籍:项羽。
猛如狼:凶猛如狼。
马童杨喜:历史人物。
封侯:封赏。
毛擒翡翠尾执麈:比喻权势者轻视他人。
苍石:青色的石头。
见数:被计算。
形骸:身体。
苔藓:青苔。
遭乱:战乱。
太平取:为太平时期带来和平。
古人不见:古人未能见证。
遗物:遗留的物品。
科斗:古文字。
穷诘:穷究。
字形漫汗:字迹模糊。
苍蛇生角龙折股:形容文字磨损。
暴横:暴力。
颐下髭秃口齿龉:形容老态。
杨柳贯鲂鱮:柳条穿鱼。
鲂鱮:鱼。
网罟:渔网。
柳条:柔软的柳枝。
缕:线。
贯不伤鱼鱼乐死:穿鱼而不伤害它,鱼也乐于如此。
庙中:庙宇。
丰年:丰收年景。
犬戎:古代部族。
南服楚:南方降服楚国。
死生不顾:不顾生死。
虓虎:勇猛的老虎。
抚之如子敬如父:对待臣民如同父母。
弱柳贯鱼鱼弗违:柔弱的柳条穿鱼,鱼不会反抗。
仁人在上:仁德的君主。
民不怒:百姓不怒。
徒然:空洞无意义。
太山刻秦语:嘲笑秦朝刻石上的文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通过对岐山石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以石鼓从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象征着周朝的兴衰和人事的沧桑。石鼓起初被视为无用之物,但后来因其历史价值而受到重视,这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有用与无用的深刻理解。

诗人通过石鼓的典故,寓言性地批评了社会对权势和功利的追求,以及对先王遗物的漠视。他以项籍为例,指出即使是勇猛如狼的人物,最终也难逃灭亡的命运,而石鼓这样的“无用”之物却能留存下来,引发人们对历史公正和永恒价值的思考。

诗的结尾,苏辙强调石鼓并非徒然存在,它们见证了周宣王的武功和仁政,以及人民的安宁。他借用柳条贯鱼的比喻,寓意宣王的仁德如同柔软的柳条,即使看似微弱,也能带来和平与丰收。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苏辙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唯庵后大松

唯庵有长松,秀拔撑青空。

铜石并根干,榆枋比蒿蓬。

天地荫中边,日月奔西东。

愿言滋浩养,千岁看此公。

(0)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0)

和仲远新池

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

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

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

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五十六

随分作栏槛,松竹带花柳。

四时面面看,百种日日有。

玩目必群卉,洗心付芳酒。

吾侪不改常,居閒简可久。

(0)

和张才甫野望轩

闻辟新轩槛,高明岂鞠穷。

八荒供望眼,万事付冥鸿。

聊味青龙钞,行趋白虎通。

大千兼内外,拈出便无同。

(0)

游庐山将归有作二首·其二

上真应御白云闲,肃立香霏玉殿寒。

五百年中今应运,愿还中土汉衣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