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
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
紫陌尽应趋胜地,红尘谁肯受闲名。
年来却羡沧江叟,长在湖山听浪声。
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
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
紫陌尽应趋胜地,红尘谁肯受闲名。
年来却羡沧江叟,长在湖山听浪声。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辇下春望》,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东门远望京城园林的情景。他感叹园中处处莺啼,引发了思乡之情,内心纷乱如杨花飘散。归乡之路满是杂草丛生,更增添了归乡之难。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人们争相奔向名利之地,而他却不愿接受那些虚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羡慕,希望能像江边的老者一样,常年在湖光山色中聆听浪涛声,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暮春和气畅,冠绅集城隅。
振策闯奇踪,流目盻灵区。
圜邱郁中天,皇矣神明居。
飞宇入浮云,光景晔朝霞。
交龙丽瑶砌,摰兽缘金铺。
川梁架流虹,灵泉激深渠。
嘉树夹道生,芳柯缀丹敷。
奏风何泠然,钧天张清都。
娱戏易永日,列筵湛清酤。
宣和赖声乐,间以啸且歌。
彼美丘园客,逝将赋归欤。
羁萦怨迟暮,临风发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