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颢凉飙度,金枢宿霭收。
映波休混璧,入幔且迷钩。
蚌冷侵珠润,罗疏逼帐秋。
风流知不浅,庾令在江楼。
西颢凉飙度,金枢宿霭收。
映波休混璧,入幔且迷钩。
蚌冷侵珠润,罗疏逼帐秋。
风流知不浅,庾令在江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西颢凉飙度,金枢宿霭收",通过对月亮和星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之感,天空中金色的轴承托着遥远的星光,仿佛时间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被收藏起来。"映波休混璧,入幔且迷钩",月亮的光辉洒落水面,如同古玉般温润,诗人似乎迷失于这柔和的光线之中。
接下来的"蚌冷侵珠润,罗疏逼帐秋"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绘。蚌壳虽冷却透出珠光,窗纱虽然稀疏但也挡不住秋意渐浓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风流知不浅,庾令在江楼"表达了诗人对宋代词人庾信(庾信又名庾亮)文学才华的赞赏,以及自己置身于这宁静夜晚、江边楼阁中的情境。这里所谓的“风流”指的是文人的气质和才情,而"庾令在江楼"则是说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庾信当年在江楼吟诵诗词时的那份深厚文学功底。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室内景象以及文学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美的深刻感受。
封君夜台游,邻鬼纷累百。
聿始迎封君,又若聚叹息。
谁能一布衣,老用著冠帻。
有子虽令学,曾几青云客。
家家竞落莫,谁氏再丰硕。
幸灾俗之常,而闵垂绝魄。
隔藩即仇雠,反眼视蛮貊。
封君有宽肠,春水满四泽。
蜉蝣生死间,天地一朝夕。
生荣死之安,盍受百鬼役。
寄言人世间,愿踵封君迹。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