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屯一川云,碧立万竿玉。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
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
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
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
吾闻卫武公,盛德配猗绿。
千载犹可师,为君赋淇澳。
翠屯一川云,碧立万竿玉。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
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
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
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
吾闻卫武公,盛德配猗绿。
千载犹可师,为君赋淇澳。
这首元代诗人吴存所作的《许氏竹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静谧之美,以及竹子所象征的君子之风,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刻情感和对其品格的赞美。
首句“翠屯一川云”,以“翠”字描绘出竹林的青翠欲滴,仿佛一片云雾在翠绿中弥漫,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碧立万竿玉”,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洁与挺拔,如同无数根晶莹剔透的玉柱矗立于天地之间,展现出竹子的坚韧与优雅。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这一句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竹林之中,却因竹林的茂密而难以直接见到竹子,巧妙地突出了竹林的繁茂与幽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向往与敬畏之情。
接下来,“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诗人转而思考,如果站在竹林之外,面对这满眼的翠绿与宁静,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心肃肃”三个字,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庄重与敬仰,仿佛在竹林面前,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这里将竹子比作君子,强调了竹子的高洁与正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不阿谀奉承,也不轻慢他人。
“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竹子的直率与清廉,不仅能够纠正自己的歪曲行为,还能净化社会的世俗风气,体现了竹子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
“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最后,诗人表达了与竹子长期相处后,心灵自然得到改变,不需要刻意的洗涤或熏香,就已达到了内心的纯净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竹子所代表的君子之风,以及这种风范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诗人通过赞美竹子,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