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沪上晤苏盦出视新刊考功词并海藏楼诗卷感赋留赠》
《沪上晤苏盦出视新刊考功词并海藏楼诗卷感赋留赠》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苏盦诗如人,志洁旨弥夐。

世儿昧真源,孟浪赏奇横。

鲁连天下士,宁屑仪衍竞?

我读述哀作,声泪一时迸。

深谈因感旧,悲哽语难竟。

考功抱古心,得子足后劲。

熟闻过庭训,佛理杂儒行。

遗著今刊行,绮语总见性。

文章有嫡乳,心地先扫净。

吾衰百不就,对子愧提命。

卅载三四面,此会何日更?

时艰恃节坚,俗薄忌名盛。

子诗固自云:英气能为病。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沪上晤苏盦出视新刊考功词并海藏楼诗卷感赋留赠》。陈宝琛通过对与苏盦的会面和对苏盦新刊作品的欣赏,表达了对苏盦人格魅力、文学造诣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的赞赏。

诗中首先赞扬了苏盦的诗歌如同其人,志向高洁,内涵丰富,不同于世俗之人的浅薄评价。接着,通过对比苏盦与鲁连(战国时期著名隐士)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苏盦作为“天下士”的独特之处,他不屑于追求表面的荣誉和竞争,而是坚守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陈宝琛在阅读苏盦的作品时,被其深沉的情感所触动,声泪俱下,表达了对苏盦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和共鸣。通过与苏盦的深入交谈,陈宝琛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内心充满了感慨,难以言尽。

诗中还提到苏盦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且在佛法的智慧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苏盦的遗作如今得以刊行,其中的绮丽之语皆是其心灵的真实写照。陈宝琛认为,苏盦的文学成就源自其内心的纯净和对传统学问的深入理解。

最后,陈宝琛自谦自己已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频繁相聚,对这次与苏盦的会面感到珍惜。他表达了对苏盦作品中所体现的英气和精神力量的认同,认为这种力量能够对抗时代的艰难和世俗的浅薄。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宝琛对苏盦个人品格和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传统文化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酴醾花

细蓓繁英次第开,攀条尽日未能回。

不如醉卧春风底,时使清香拂面来。

(0)

和赵阅道游海云山

山深藏古寺,旁枕旧方池。

鼓响揭云外,石探从水涯。

使旌游不倦,瑞麦献相随。

事简民同乐,归心莫竞驰。

(0)

自然亭

久雨妨渔复滞樵,自然亭上一逍遥。

万缘不自闲中起,百事唯于睡里消。

老去自知如蠛蠓,病来谁悟似芭蕉。

爱名之世忘名客,幸有山林旧市朝。

(0)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其二

近境连桑陌,先游盛竹林。

并将怀旧意,持作惠时心。

藻思春生笔,清机月满襟。

成风锦江曲,迥上玉山岑。

(0)

次韵郡斋即事二首·其一

凤沼宠荣辞禁闼,龙山安稳驻车轮。

东方渐喜威严霁,属郡争传号令新。

试数岁华如过隙,宜将世事拂前尘。

因思四十年同榜,吴越如今只两人。

(0)

次韵周敦颐国博见赠

蜀川一见无多日,潮水重来复后时。

古柏根深容不变,老桐音淡世难知。

观游邂逅须同乐,离合参差益再思。

篱有黄花樽有酒,大家寻赏莫迟疑。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