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树高出楼,柴门晓多阴。
腻袖如有香,宿雨偶来侵。
宿云亦未散,作态故淫淫。
罔拭天障空,苦匿山容深。
初苔引纤蝶,茂竹栖倦禽。
养贞得孤尚,会寓殊群欣。
万妙各潜息,三古未遥沈。
泠泠落砌泉,不弦自为琴。
邻树高出楼,柴门晓多阴。
腻袖如有香,宿雨偶来侵。
宿云亦未散,作态故淫淫。
罔拭天障空,苦匿山容深。
初苔引纤蝶,茂竹栖倦禽。
养贞得孤尚,会寓殊群欣。
万妙各潜息,三古未遥沈。
泠泠落砌泉,不弦自为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静谧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之美的瞬间。
首句“邻树高出楼,柴门晓多阴”,描绘了清晨时分,邻近的树木高过房屋,晨雾笼罩着柴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腻袖如有香,宿雨偶来侵”两句,通过想象中女子袖口的香气与偶然降临的雨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暗示着春天的气息。
“宿云亦未散,作态故淫淫”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云层尚未完全消散,却展现出一种慵懒的姿态,仿佛在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接下来,“罔拭天障空,苦匿山容深”两句,通过“障空”和“匿山”的形象,表达了对天空和山峦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初苔引纤蝶,茂竹栖倦禽”描绘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和谐,嫩绿的苔藓吸引着细小的蝴蝶,茂密的竹林中栖息着疲惫的鸟儿,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宁静之美。
“养贞得孤尚,会寓殊群欣”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独特情感的认同,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喜悦。最后,“万妙各潜息,三古未遥沈”两句,将思绪拉回更广阔的时空,强调了万物静默中的和谐与永恒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美好品质的深刻感悟。
偃息白石上,啸傲青松底。
从知壶峤中,神仙亦人耳。
流水净我耳,凯风梳我发。
不须携七弦,有客弹清越。
尝笑黄绮辈,千秋称大隐。
汉庭岂金堂,何须摇唇吻。
苍苍虬枝外,望望迷处所。
莫云足寂寥,烂漫云堪侣。
洞庭绿涨波连天,蒹葭露冷秋苍然。
酒船横放白鸥渚,世间谁谓无神仙。
百年总是邯郸客,岂必区区困形迹。
扬雄识字竟何成,贾傅抱才曾受谪。
公生明世登天门,日侍彤庭近五云。
平生本有江海趣,长忆五湖沙鸟群。
梦中濯缨歌未了,药炉九转神丹早。
待公白首报君恩,同采灵芝向瑶岛。